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未载人间肘后书,此名直恐是相诬。
古人诗病知多少,试问从来疗得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阮阅的作品,收录在他的《郴江百咏》中。诗中的“未载人间肘后书”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医学理论和实践的怀疑态度,认为这些知识并没有被广泛记录和应用。"此名直恐是相诬"进一步强调这种观点,似乎在质疑古代医生的名声是否真正得到了验证。
接下来的两句“古人诗病知多少,试问从来疗得无”则深化了前面的思想。"古人诗病"可能指的是通过诗歌来表达和记录的疾病,"知多少"则是在探讨这些诗歌中所描述的病痛是否真正被理解。最后一句"试问从来疗得无"则是对古代医疗效果的直接质疑,询问这些所谓的医学知识是否真的能够治愈疾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传统医学的批判,展示了诗人对当时医学实践和理论基础的怀疑和不满。
不详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娟娟细细两三丛,却厌桃花相近红。
已有数枝湘浦月,不消千亩渭川风。
流出山根无尽时,潜深不似瀑泉飞。
此时非净还非垢,欲洗须知是钝机。
从古常闻有漏天,此言恐是里人传。
山深自合常多雨,不是娲皇补未全。
筇竹枝弯屐齿摇,登临身觉在烟霄。
千峰险似三川峡,一水深如八月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