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游上方三首(其三)

长日风林坐玉壶,凭栏千里散平芜。

扁舟湖上今能否,匹练吴门问有无。

缥渺野心凫共远,凭陵侠骨剑同孤。

休誇作赋登高者,元是高阳旧酒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游历上方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邃的哲思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长日风林坐玉壶”,以“玉壶”比喻清澈的心境,与“长日风林”构成鲜明对比,暗示在漫长的一天中,诗人静坐于清风拂过的林间,内心宁静而深远。接着,“凭栏千里散平芜”一句,通过“凭栏”这一动作,展现出诗人眺望远方的开阔视野,平芜(平坦的草地)的景象给人一种辽阔无垠之感,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内心的自由。

“扁舟湖上今能否,匹练吴门问有无”两句,运用了“扁舟”和“匹练”这两个意象,分别象征着自由与束缚、流动与固定。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是否还存在如扁舟般自由自在的生活,以及在吴门(泛指江南地区)是否还有这样的生活空间。这两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也蕴含了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缥渺野心凫共远,凭陵侠骨剑同孤”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缥缈”的野心与“凫”(野鸭)并提,形象地表现了野心虽大却难以实现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亲近与向往。而“凭陵侠骨剑同孤”则通过“侠骨”与“剑”这两个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豪情与孤独,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隐喻。

最后,“休誇作赋登高者,元是高阳旧酒徒”一句,以反讽的手法,指出那些自诩为文人墨客、登高望远的人,其实不过是过去高阳氏一族的酒徒罢了。这里不仅揭示了诗人对传统文人形象的反思,也暗含了对真正生活体验与精神追求的重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2481)

邓云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暮春寄同社

子胥门外水空波,春事阑跚感慨多。

对酒东风啼越鸟,怀人子夜听吴歌。

漆园傲吏殊无赖,竹里狂生近若何。

寄语揖仙楼上月,年来清梦数回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