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怜兹寒光内,犹是汉时月。
笼堤竹万梢,层影漾高洁。
青溪澹欲无,坐久遥烟发。
花香度平楚,人语出木末。
斯时正洗心,选意别幽豁。
这首清代罗宁默的《二月十三夕月同李兴韬散步溪上》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春夜月下散步的情景。诗中,诗人对月光充满怜爱之情,认为那还是汉代留存的明月,透出历史的沧桑感。月光穿过竹林,洒在河堤上,形成层层叠叠的清影,显得高雅洁净。溪水轻淡得几乎难以察觉,诗人静坐其中,远处的烟雾随风而起,增添了朦胧之美。
花香随风飘过广阔的原野,而人的交谈声仿佛从树梢传来,营造出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此时此刻,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心境变得格外开阔和纯净。整首诗以月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自然之美的恬淡心境。
不详
入林且缘径,不知身在山。
豁然上空绿,一刹如云闲。
万峰次其前,樵声相往还。
折竹落霜粉,长萝垂烟鬟。
故人肯相待,展席青葱间。
高秋带静色,百虑早自删。
我何欲为异,临风共颓颜。
君又不肯住,悠悠安所之?
出门菊花发,前路霜风吹。
别只写江赋,秋应学宋悲。
我归期亦近,相去略参差。
我行向东郊,徘徊望秋树。
落日四无人,汩汩水东注。
禾黍互高低,鸟雀惊迟暮。
即此怀旧山,伫立不能去。
古树归鸦乱,晚烟生荜门。
远山看欲暮,清景易为昏。
我友在何许,徒令空此樽。
徘徊夜将半,不寐谁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