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寄谭李二山人》由明代诗人祁衍曾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之景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联“玉露萧森肺病苏,依依松桂散平芜”,以“玉露”开篇,点明秋夜的清冷与露水的晶莹,仿佛能治愈肺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依依松桂散平芜”一句,松树与桂树在秋风中轻轻摇曳,其香气弥漫于广阔的原野之上,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暗示着诗人心境的宁静与超脱。
颔联“中天未觉瑶台迥,永夜俄惊海日呼”,运用对比手法,将“中天”的瑶台与“永夜”的海日进行对照,瑶台象征着理想中的仙境,海日则代表现实中的曙光。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以及对黎明前黑暗的短暂忍耐与期待。
颈联“地折银河千派尽,风回铜柱万山孤”,进一步深化了自然景观的描绘,银河的消失与铜柱的孤独,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壮丽,也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寄托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尾联“乘空拟附双云鹤,致汝高阳旧酒徒”,表达了诗人渴望像云鹤一样自由飞翔,寻找心灵的归宿,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友谭李二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高阳旧酒徒”可能是指志同道合的老朋友,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