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信武殿

匈奴昔南牧,先帝躬濯征。

旌旗从天下,龙虎百万兵。

元臣坐帷幄,大将当鼓钲。

黄盖临城楼,城下万岁声。

卷起黄河波,飘入单于营。

单于胆先破,犬羊乱纵横。

大黄殪贤王,京观封鲵鲸。

甘雨洗原野,清风扫膻腥。

王师奏凯归,残胡稽颡盟。

于今五十载,北塞维蚕耕。

黎民亦何知,但见原庙成。

下臣方奉使,过谒剽若惊。

威神敢云测,尚冀通精诚。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五言信武殿》由宋代诗人沈遘所作,描绘了古代战争的壮阔场面与胜利后的和平景象。

首句“匈奴昔南牧,先帝躬濯征”开篇即展现了历史上的战争场景,匈奴南侵,先帝亲自领兵征讨。接着“旌旗从天下,龙虎百万兵”描绘出军队浩大的阵容,旗帜如云,士兵众多,气势磅礴。随后“元臣坐帷幄,大将当鼓钲”点明了指挥官的智慧与勇气,他们在军帐中运筹帷幄,大将在战场上指挥若定。

“黄盖临城楼,城下万岁声”描述了黄盖在城楼上督战,城下的士兵齐声欢呼,表达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将领的敬仰。“卷起黄河波,飘入单于营”夸张地表现了战争的激烈,黄河之水似乎被卷起,化为力量,直击敌营。“单于胆先破,犬羊乱纵横”写出了敌军的溃败,单于胆寒,敌军乱作一团。

“大黄殪贤王,京观封鲵鲸”描述了战争的结果,贤王被杀,尸体被堆成京观,象征着战争的残酷。“甘雨洗原野,清风扫膻腥”则转而描写战后和平的景象,甘霖洗净了战场,清风吹走了血腥味,大地恢复了宁静。

“王师奏凯归,残胡稽颡盟”描绘了胜利的军队归来,残余的敌人俯首称臣,表示投降。“于今五十载,北塞维蚕耕”指出这场战争已经过去五十年,北方边塞如今已恢复了和平的生活。“黎民亦何知,但见原庙成”表达了百姓对战争的无知,他们只知道庙宇的建成,象征着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最后,“下臣方奉使,过谒剽若惊”描述了诗人作为使者经过时的感慨,面对曾经的战场,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威神敢云测,尚冀通精诚”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即使无法完全理解战争的威力,也希望能通过诚意沟通,维护和平,避免战争的再次发生。

收录诗词(175)

沈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言道中见新月寄内

离别始十日,已若十岁长。

行行见新月,泪下不成行。

念我一身出,万里使临湟。

王命不得辞,上马犹慨慷。

一日不见君,中怀始徊徨。

我行朔方道,风沙杂冰霜。

朱颜最先黧,绿发次第苍。

腰带减旧围,衣巾散馀香。

邮亭苦夜永,灯火寒无光。

独歌使谁和,孤吟讵成章。

辗转不得寐,感极还自伤。

思君知何如,百语不一详。

胡雁方南飞,玉音未可望。

愿君爱玉体,日看庭树芳。

欲知归期蚤,东风弄浮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七言烽火台二首(其一)

历历相望隐旧堆,狐穿兔穴半空摧。

行人不识问野老,云是昔时烽火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七言烽火台二首(其二)

烽火销来五十年,居民初不识戈鋋。

耕桑满野帝何力,千里边城自晏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七言老农问

使者輶车岁不停,金缯兼载价连城。

洛阳年少今何怯,未省传闻敢请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