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杖寿徐庶子乃尊

我闻仙山有奇木,似木还非又如竹。

豢就天池走陆龙,削成玄圃辉山玉。

天生尺度齐人长,清如冰雪坚如钢。

偶然爪甲相击触,铿金戛玉函宫商。

赤城九节殊怪诡,蜀江桃竹未为美。

不知汉家何处得此枝,骨格不凡足文理。

经年阅代何灵奇,在处神物常护持。

上端或炳太乙火,节间容刻丹书辞。

天子用优老,老臣恃扶危。

夸父宁忍弃,长房不敢骑。

变化去来宁可测,既失千年今再得。

当时北阙赐师臣,今日南州寿仙客。

南州仙客高士孙,白头钓隐荆溪滨。

至人传与养生诀,步履如飞不动尘。

闻道今年年七十,拄杖趋朝此其日。

玉堂令子阻称觞,望拜南云寄诗什。

缄题寄远祝长生,共愿年高身转轻。

晓起拨云穿竹径,夜深挑月扣松扃。

岁岁年年持此杖,长伴神仙地上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灵寿杖寿徐庶子乃尊》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赞美了一根神奇的灵寿杖。灵寿杖在古代被视为长寿的象征,诗中将其比喻为来自仙境的奇木,具有超凡脱俗的特性。

诗中首先描述了这根灵寿杖的非凡之处:它既像木又非木,像竹又非竹,形态独特;其材质清如冰雪,坚如钢铁,质地非凡;轻轻碰撞时能发出金属般的清脆响声,仿佛宫商之音,充满韵律感。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这根灵寿杖的珍贵与神奇,它可能源自汉代,拥有特殊的纹理和灵性,能够预示未来,甚至可以用来记录文字。在古代,这根灵寿杖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象征着帝王对臣子的恩赐和扶持,以及对长寿的渴望。

诗中还提到了一位名为“南州仙客”的人物,他是一位高士,居住在荆溪边,擅长养生之道,步履轻盈,仿佛能凌空而行。这位仙客在诗中被描绘为使用这根灵寿杖的典型形象,显示了其长寿与智慧。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根灵寿杖及其主人的祝福,希望它能带来长寿与吉祥,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以灵寿杖为线索,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之美、历史之重、人文之思,展现了诗人对长寿与美好的向往,以及对古代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72)

丘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 字:仲深
  • 号:深庵
  • 籍贯:别号海山老
  • 生卒年:1418~1495

相关古诗词

梅窗琴乐

高人好琴得天趣,开窗静对梅花树。

江空岁晚夜深时,丁丁似共南枝语。

淡香疏影太古音,个中乐趣清且深。

等闲三弄梅花曲,花不在梅花在琴。

形式: 古风

赤壁图

鸟林赤壁江东注,千载曹刘争战处。

黄州迁客雪堂成,水落山高天薄暮。

扁舟一叶溯流光,洞箫吹月鹤横江。

自从两赋留传后,世人不复谈周郎。

形式: 古风

笠泽图

我闻在昔天随翁,浮家浪迹笠泽中。

笔床茶灶随所寓,润物搜肠情兴浓。

七泽三江通甫里,一叶扁舟五湖水。

年来遁世避风波,不知长在风波里。

形式: 古风

彭泽图

几年作县山城里,只缘五斗官仓米。

终朝汨没簿书间,矮屋抬头头不起。

可堪时事日巳非,赋归岂为乡里儿。

候门童子望我久,奋飞不得嫌舟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