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侧弁向清漪,门中夕照移。
异源生暗石,叠响落秋池。
叶拥沙痕没,流回草蔓随。
泠泠无限意,不独远公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高远情怀。
“侧弁向清漪,门中夕照移。”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安详宁静的氛围。诗人身处山谷之中,面对着清澈的水面(清漪),晚霞透过门隙映照在室内,给人一种时间流转、光影变幻的感觉。
“异源生暗石,叠响落秋池。” 这两句通过对泉水声响的描绘,增强了画面中的动态美。异源指的是来自不同之处的泉水,它们汇聚在一起,在岩石间流过,形成了一种清脆悦耳的声音(叠响),在秋天的池塘中回荡。
“叶拥沙痕没,流回草蔓随。” 这两句则描绘了泉水对周遭环境的影响。树叶覆盖着溪沙,溪水在石间穿行,形成了一种自然与生命共存的和谐状态。
“泠泠无限意,不独远公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山水之美的感悟。不仅是古时的隐士(远公)才能够领略到这样的景致,诗人自己也深有所感。这“泠泠”二字形容的是泉水的声音,也象征着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个人情怀的寄寓,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不详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半偈留何处,全身弃此中。
雨馀沙塔坏,月满雪山空。
耸刹临回磴,朱楼间碧丛。
朝朝日将暮,长对晋阳宫。
失意成逋客,终年独掩扉。
无机狎鸥惯,多病见人稀。
流水知行药,孤云伴采薇。
空斋莫闲笑,心事与时违。
老人迎客处,篱落稻畦间。
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
门闾新薙草,蹊径旧谙山。
自道谁相及,邀予试往还。
许询清论重,寂寞住山阴。
野路接寒寺,闲门当古林。
海田秋熟早,湖水夜渔深。
世上穷通理,谁人奈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