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知时避就物之难,千里萧萧振羽翰。
水国稻收朝食乏,海天霜重夜飞寒。
烟云秋去南山暖,风日春归朔野宽。
九万腾凌那可测,弋人矰缴漫多端。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飘逸的意境和超然的心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事的洞察与避世独立的人生态度。
“知时避就物之难”一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即懂得顺应时代的变化,避开世俗的困扰。接下来的“千里萧萧振羽翰”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俗、翱翔天际的情景,展现出诗人志存高远,不愿为凡尘所牵绊。
“水国稻收朝食乏,海天霜重夜飞寒”两句写出了边塞的荒凉与严寒,表明了物资的匮乏和生活的艰辛,但诗人并未就此感到绝望,而是通过这种描写增强了自己的超然之感。
“烟云秋去南山暖,风日春归朔野宽”则转而描绘了一种温暖与开阔的情景。这里的“暖”和“宽”不仅形容自然环境,更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豁达。
最后,“九万腾凌那可测,弋人矰缴漫多端”两句通过对渔夫生活的描写,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世事难以预测的态度,以及面对未知时所持有的宁静与淡然。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情感真挚而境界开阔,是一篇将个人情怀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佳作。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老鹤阅世久,归来毛骨寒。
田园半拱木,儿稚总胜冠。
爱客能酤酒,寻山不跨鞍。
平生未见面,试作阿咸看。
为问闲茅客,穷愁何所欢。
焚香延昼睡,酤酒过春寒。
岁月颠毛换,古今行路难。
浮生付造物,留滞复何叹。
不觉悠悠过,东风换故年。
青春消霰雪,白日满山川。
草绿飘梅地,江平去雁天。
故园桃李动,东望每依然。
太冬积严杀,布令兆微霜。
凄凄中园木,华采欻摧藏。
岂无孤芳者,佳菊独煌煌。
后彫虽尔德,曷补蕙兰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