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步一杯亭春望前韵(其四)

望望湖上春,山水自不恶。

山色足烟花,水光通冥寞。

中有柴桑翁,高踪随所托。

遐心物外栖,浮云天际薄。

企仰空多年,颜厚增惭怍。

往者来可追,归哉城北郭。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湖上,眺望春日美景的情景。开篇“望望湖上春,山水自不恶”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湖景图,山水之美自然流露。接着,“山色足烟花,水光通冥寞”进一步渲染了山色与水光的和谐交融,烟霞缭绕,光影交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中有柴桑翁,高踪随所托”一句,巧妙地引入了一个隐士的形象,柴桑翁作为古代隐士的象征,与诗人所处的环境相映成趣,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遐心物外栖,浮云天际薄”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的心灵仿佛超脱于世俗之外,与天际的浮云一同飘渺,追求着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企仰空多年,颜厚增惭怍”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难以实现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时内心的复杂情绪。“往者来可追,归哉城北郭”则是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许,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回归平静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湖景的美丽,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748)

霍与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白云山有作

跻攀复跻攀,遥望白云山。

树色添新绿,花光带旧寒。

崔嵬俯瞰城头近,画图一幅玲珑甚。

轻烟薄霭染诸峰,云容雾态看无尽。

忆昔开山安期翁,诛茅结屋翠微中。

药炉九转真丹就,金阙千年姓字封。

仙踪一去三山外,芳流空有灵泉在。

苍藤古木几经秋,梵宇禅宫相晻霭。

禅宫梵宇复荒凉,野草閒花只自香。

满涧芝兰无去采,深山麋鹿有来场。

地补东南缺,天开邹鲁文。

日月大明常普照,山河完气几时分。

光华晻映岩崖石,精采流辉成五色。

坐啸天风处处春,行歌云水湾湾碧。

天风云水几徜徉,贝锦南箕争哆张。

止棘青蝇随气候,高冈苞凤集朝阳。

只今风雨年年好,桃李经春花发早。

古壑依依长绿苔,王孙冉冉游芳草。

人去人来春复春,一回一望一伤神。

且将心上无穷事,付与山中一片云。

形式: 古风

雨中见桃花

祥云来自蓬莱山,吹落长空分五色。

东方日出映成霞,烂熳一天流八极。

忽忽春阴瀰海宇,中间黑者为濛雨。

青黄赤白尽随风,飞入千山作红紫。

红千紫万斗嫣妍,前溪后溪春可怜。

东皇更欲将春去,纷纷零落碧湾边。

碧湾一路香风远,桃花流水春光软。

伤春年少贵游郎,浥露冲云歌婉转。

歌声雾里隔溪闻,尽道红黄半已匀。

不惜花间沾湿好,只恐花飞减却春。

从来赏春须及早,上林似锦春将老。

寄语春风陌上人,寻花问柳从吾好。

形式: 古风

岑年伯见和步韵称谢并谢周莓厓都堂

正月连阴三十朝,且喜今朝见日色。

忽然仙老送歌来,照日读之光无极。

既似明霞流玉宇,又如碧涧飘红雨。

杏树枝枝漱露丹,桃花朵朵笼烟紫。

笼烟漱露竞新妍,一度一看一可怜。

学海翻波襄太华,词源滚浪拍天边。

阳春古调徽音远,余欲和之风力软。

惊看三峡斗狂澜,自笑江沱空婉转。

东园花气隔帘闻,迢递柔风细雨匀。

自是春光春思好,况逢诗句十分春。

独怜碧眼看花早,昨日花开今已老。

得高歌处且高歌,有旨酒无吾颇好。

形式: 古风

游白云

不寒不暖早春天,半阴半晴天际色。

寻芳路转上唐村,几树桃花开太极。

万青一色罗天宇,三三流水添新雨。

短筇冲碎旧时云,长裾香染烟霞紫。

烟霞洞里足芳妍,细草幽花都可怜。

望望望春春不尽,行行行乐乐无边。

楼台俯瞰东溟远,夹涧回廊芳草软。

芳草王孙非旧游,高歌慷慨声悽转。

高歌不与世间闻,雅调幽箜只自匀。

曲中颜巷无穷寿,操里青霞何限春。

人生寻春苦不早,花落山中春已老。

待将一脚踏断第一山前路,长与白云敦夙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