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笑年来白发公,丹砂不肯借颜红。
分无海上三山药,来访人间百岁翁。
黄渎何曾涴明月,青天元不碍冥鸿。
何时相约丹元子,便欲因之乘晓风。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的《赠磨镜李先生》。诗中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年华老去、容颜不再的感慨。诗人自比为“白发公”,感叹丹砂不能使自己容颜恢复青春,无法在海上寻得长生不老的仙药,只能探访人间的百岁老人,寻求长寿之道。
接着,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黄河流水不曾玷污明月的清辉,青天广阔无垠,不阻碍鸿雁的自由飞翔。这些意象象征着诗人对自由与纯净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与磨镜李先生一同探索长生之道的愿望,渴望能够借助清晨的微风,踏上寻找生命的旅程。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自由、纯净生活的追求。
不详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六年京国鬓尘黄,一望家山一断肠。
病后始知谋退晚,梦中犹记和诗忙。
风来竹里娟娟好,水过花间冉冉香。
学道无成还自笑,人生习气果难忘。
人间赤日无处避,天上云居即宝坊。
鸟飞无碍长空阔,人意自生高阁凉。
风来为作不请友,午梦径到无何乡。
黄昏索马出门去,犹望东华尘土黄。
屏山殁后使人悲,此外交亲我与雷。
千里老怀何日写,一生笑口几回开。
心知契阔留陈土,时复登临上吹台。
目极天低雁回处,西风忽送好诗来。
君家种竹五七个,我亦近栽三数竿。
两地平分风月破,大家留待雪霜看。
土膏生色叶犹卷,客枕梦魂声已寒。
见此又思君子面,何时相对倚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