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

我亦逢场因作戏,要令竿木自随身。

老僧不学面壁观,山偈随缘举似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我也只是在应景地参与游戏,希望能让竹竿木棒成为我的随身之物。
老和尚并不效仿面壁静思,而是随性地向人们展示山中的禅语。

注释

我亦:我也是。
逢场:应景,临时。
作戏:游戏,比喻应付。
竿木:竹竿木棒,代指修行工具。
自随身:随身携带。
老僧:老和尚。
不学:不模仿。
面壁观:佛教术语,指静坐凝视墙壁以求悟道。
山偈:山中的禅语,隐喻自然的启示。
随缘:顺应机缘,随意。
举似人:展示给他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自嘲》。诗中,诗人以轻松幽默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我亦逢场因作戏",他把自己比作在人生舞台上扮演角色,享受游戏般的经历,寓言自己在生活中并非一本正经,而是随和自适。"要令竿木自随身",这里的"竿木"可能象征着生活的简单和随性,诗人强调的是不被外物所累,随性而行的生活哲学。

"老僧不学面壁观",诗人以老僧自比,表示自己并不像某些人那样刻意追求高深的境界或静心修炼,而是选择与世无争,随缘自在。"山偈随缘举似人","山偈"指的是山中的禅语或诗句,诗人说自己不会刻意去传授佛法,而是根据缘分自然地与人分享自己的见解,体现了他的随和与洒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和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51)

郑清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字:德源
  •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176—1251

相关古诗词

西湖(其二)

官程未了是敲推,课督无人只自催。

不到西湖无半句,西湖端合号诗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西湖(其一)

黑云妒日故要遮,剩得轻红一缕霞。

小雨挟风针水面,满奁皱縠起团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观王导传作

江东老子惠之和,九锡牛车愠蔡婆。

不杀伯仁君信否,澹然推分意如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观史有感

家令身危侯国计,洛阳谗摈涕流书。

都门祖帐何功德,千古徽名说二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