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海盐资圣禅房

落日平堤海气黄,短亭衰柳舣孤航。

鱼帆入市乘潮晚,鼓角收城返棹忙。

人世道缘逢郡博,客途归梦借僧房。

一年几度频留此,他日重来似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寓居海盐资圣禅房时所见的海景与内心的感受。首联“落日平堤海气黄,短亭衰柳舣孤航”以夕阳映照下的海面和岸边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黄昏时分,海面上泛起一层黄色的雾气,与远处的短亭、衰柳以及孤独的船只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静谧而又略显寂寥的画面。

颔联“鱼帆入市乘潮晚,鼓角收城返棹忙”则转向对市井生活的描绘。晚潮中,鱼船载着收获驶入市场,忙碌而有序;城中的鼓角声随着日落而渐渐收起,船只也忙着返回,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这两句通过自然与城市生活的对比,展现了生活的节奏与秩序。

颈联“人世道缘逢郡博,客途归梦借僧房”转而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在人世间,诗人遇到了郡博这样的智者,或许在寻求心灵的慰藉或智慧的启迪;而在客居他乡的日子里,夜晚的归梦中,诗人或许找到了暂时的安宁,寄宿于僧房之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智慧的追求和对心灵避风港的渴望。

尾联“一年几度频留此,他日重来似故乡”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感叹一年中有许多次在这里停留,仿佛这里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某个具体地点的依恋,更是对某种精神家园的向往和寻找。通过这一联,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心灵深处那份归属感的深切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智慧与心灵家园的思考与追求,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深刻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石门晚泊

风雨石门晚,停舟问旧游。

烟花春欲尽,惆怅远溪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鸳鸯湖

鸳鸯湖边落日明,荷花十里棹歌清。

丈人自折碧筒饮,醉看秦塘海月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过祥符荡

碧树云林隐驿楼,新题旧咏姓名留。

停舟莫向斜阳里,杨柳烟芜绾客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皂林古驿

万顷祥符荡,今朝载酒过。

日熏人易醉,风静水无波。

客路争摇桨,渔舟漫晒蓑。

到家明月上,舞袖正婆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