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苏峰

平生僻好登仙山,紫翠缥缈三岫间。

公馀杖策时一到,尘埃荡扫天风寒。

苍松□□老龙出,身到洞天人不识。

遥看玉殿底虚皇,香雾丹霞绕琼室。

翠涛三吸赋玄言,何必研朱点《周易》。

仙人舅氏空遗宅,楼阁玲珑倚苍石。

好是凭阑对月时,一江倒浸千峰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王都中的《登苏峰》,描绘了一幅登临仙境般的壮丽景象。诗中以“平生僻好登仙山”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对登山的热爱与向往,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紫翠缥缈三岫间”,运用了“紫”和“翠”两个字,生动地描绘了山峦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的深邃而神秘的色彩,以及山峰在云雾缭绕中的若隐若现之态。“公馀杖策时一到,尘埃荡扫天风寒”,写出了诗人利用闲暇时间登山的情景,山间的清风仿佛能洗净尘世的烦恼,带来心灵的宁静与清凉。

接着,“苍松□□老龙出,身到洞天人不识”,通过苍松与老龙的出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已经踏入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境界,与外界的纷扰隔绝开来。“遥看玉殿底虚皇,香雾丹霞绕琼室”,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神圣与美丽,玉殿、虚皇、香雾、丹霞、琼室等词语,构建出一幅令人向往的仙境图景。

“翠涛三吸赋玄言,何必研朱点《周易》”,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之道的领悟,认为无需拘泥于繁琐的学术研究,只需亲近自然,就能获得深刻的启示。“仙人舅氏空遗宅,楼阁玲珑倚苍石”,通过提及仙人的遗迹,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自然永恒的感慨。

最后,“好是凭阑对月时,一江倒浸千峰碧”,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面对明月与碧水的宁静时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内心的平静。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24)

王都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本斋。世祖时以父荫,年十七即特授少中大夫、平江路总管府治中。僚吏以其年少而易之。殆都中遇事剖析中肯入理,皆不敢欺。后历仕四十余年,多有善政。累官至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有诗集

  • 字:元俞
  • 籍贯:元福宁
  • 生卒年:?—1335

相关古诗词

武夷山

青峰玉凿芙蓉开,上有控鹤仙人来。

怜怜曾孙望霖雨,手写深云沃焦土。

仙人如今在何许,我欲从之一千古。

握取青云行九州,长使人间无旱忧。

形式: 古风

游胜会寺

寺古唐朝立,山藏一径幽。

木生灵寿异,花发蕙兰稠。

瀹茗香浮齿,簪梅雪满头。

公馀寻胜会,此地约重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和彬卿北湖

访古空遗迹,叉鱼旧有亭。

苔封荒径绿,草没断碑青。

老树根横水,寒芦叶满汀。

渔歌何处起,倦客倚栏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和李源仲九日

我爱秋容淡,东篱皓皓晖。

黄花依旧发,白发几时归。

明月辉官舍,清风爽客衣。

今年好光景,长叹故人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