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仁侄

庭木西风动,闲轩落叶稠。

梦回霜月晓,信断海山秋。

道性归无念,孤吟已绝愁。

况疏林下约,烟水路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秋风吹动庭院树木,悠闲的轩窗前落叶堆积。
梦中醒来,霜月已显清冷,书信中断,如同秋天的海边山峦般寂寥。
修行之道让我心无杂念,独自吟唱已消解所有忧愁。
更何况是在稀疏的树林下相约,烟雾缭绕的水路漫漫无尽。

注释

庭木:庭院中的树木。
西风:秋风。
闲轩:悠闲的窗户。
落叶稠:落叶很多。
梦回:梦中醒来。
霜月晓:霜白的月亮,清晨时分。
信断:书信中断。
海山秋:海边的山,象征远方或寂寥。
道性:修行的本性。
归无念:回归无念的状态。
孤吟:独自吟唱。
绝愁:消除忧愁。
疏林:稀疏的树林。
约:约定。
烟水路:烟雾笼罩的水路。
悠悠:漫长无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庭中落叶和西风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诗人身处闲静的轩窗,梦醒时分,霜月映照,秋意更浓。他与远方侄子的书信往来中断,增添了思念之情。诗人的内心世界,淡泊而超然,已经无需外在事物来引发愁绪。最后,他与侄子的约定仿佛在稀疏的树林和烟水之路间遥不可及,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感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上,这是一首表达亲情思念与内心修行的禅意之作,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415)

释智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籍贯:,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6~1022

相关古诗词

寄天台守能上人

台岭林泉胜十洲,忘机长往更无愁。

考槃高趣何人识,招隐新题几处留。

深夜定回华顶月,经年书断海门秋。

谁知抱疾西湖上,南望云山想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文照大师

两制音书数往来,城中栖隐远尘埃。

吟斋夜静开明月,讲石秋深扫绿苔。

出俗旧题留雪苑,卧云幽兴梦天台。

林间抱疾怀高趣,翻笑汤休漫有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石城行光长老

幽栖尘想绝,岩阁倚杉松。

吟思禅中尽,霜髭病后浓。

溪闲澄夜月,山静答秋钟。

寂寞怀高趣,残阳独倚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寄华亭虚己师

懒答公卿信,高眠野兴浓。

虚堂开夜月,孤枕度秋钟。

临水成新作,看云忆旧峰。

林间仍抱疾,早晚遂相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