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子思诗二首(其二)

子思诗句好,当日少知音。

不作苏梅体,犹胜庾鲍吟。

郏城山不改,清颍水犹深。

试问安良事,流传直至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毕仲游的《读子思诗二首(其二)》是一首对子思诗歌的评价之作。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子思诗歌的独特见解和高度赞赏。

首句“子思诗句好”,直接点明了对子思诗歌的赞美,认为其诗句优美动人。然而,“当日少知音”则揭示了子思在生前可能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与理解,暗示了他作品的孤独性与先见之明。

接着,“不作苏梅体,犹胜庾鲍吟”两句,对比了子思与当时流行的苏轼、梅尧臣以及庾信、鲍照等诗人的风格。这里,毕仲游赞扬子思的诗歌风格独特,不拘泥于当时的主流诗体,而能自成一格,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这些著名诗人的成就。这种独树一帜的风格,显示了子思诗歌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郏城山不改,清颍水犹深”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子思诗歌的恒久价值和深远影响。郏城山象征着子思诗歌的坚实基础,清颍水则代表了其作品的清澈深远,寓意着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子思的诗歌依然能够深入人心,留下深刻的影响。

最后,“试问安良事,流传直至今”两句,以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子思诗歌持久生命力的肯定。安良事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子思诗歌所传达的道德教化和人文关怀,毕仲游通过这一问句,强调了子思诗歌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更在社会伦理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学习。

综上所述,《读子思诗二首(其二)》通过对子思诗歌的评价,展现了毕仲游对子思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诗歌创新与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266)

毕仲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李成之待制见寄

有客昔遭遇,郎官帅秦川。

得閒欣燕处,佳句出天然。

羽翼九万里,功名三十年。

诗成传万口,世俗累都捐。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次韵和子夷秘校见惠之作

启函如会面,怀抱为君开。

昔有风骚主,今为伯仲才。

士风门外辙,生计掌中杯。

早晚依闾巷,乌巾恣往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杨久中阻雨

鸡鸣虽不改,人病自添慵。

地滑泥无迹,檐疏瓦有松。

天低浑似幕,云怒不成峰。

欲决繁阴破,惭无利剑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次韵和越州监酒酂令七兄见寄

去国悲新垄,还乡曳故裾。

涧寒迷路晚,花落度关初。

计拙家无补,官閒睡有馀。

生儿如可教,早晚大吾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