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表弟陈一鸣尧章入京

科目狭为途,英雄多短气。

宾贤诏一颁,应举纷如猬。

低心逐时趋,练语避忌讳。

得者固侥踰,失者徒歔欷。

巨鳞不上钩,修翼不入罻。

乡选亦孔艰,计台征以汇。

我尝校兰省,厥岁在乙未。

时收甲乙科,多是戊己尉。

国步矧多艰,志士发长喟。

襄蜀涨氛妖,江淮方鼎沸。

毛锥无能为,长剑使人畏。

朝能立寸功,暮可攫富贵。

二子趋玉京,道远不吝费。

进身假梯媒,流品孰泾渭。

世科藉此登,亲望始宽慰。

老我谬忧时,周嫠遑恤纬。

诸公忌生语,悉力攻谤诽。

藿食可充饥,荷裳尚堪衣。

功名付君等,山林吾有味。

形式: 古风

翻译

科举之路狭窄,英雄常感气短。
朝廷发布贤才诏书,应试者众多如刺猬般密集。
低眉顺风向,言辞谨慎避开禁忌。
得中者侥幸超群,落选者只能叹息。
大鱼不入网,高飞之鸟不入陷阱。
地方选拔艰难,中央征召汇集人才。
我曾任职于兰省,那年是乙未年。
当年录取甲乙等科,多数是戊己级别的官职。
国家局势艰难,志士感叹不已。
襄蜀地区动荡,江淮地区动荡不安。
文笔无能改变现状,武力使人畏惧。
早晨能立小功,傍晚就可能获得富贵。
二人前往京城,路途遥远也不吝惜花费。
晋升借助他人,社会等级如何划分?
世族凭借科举登高,亲人期待得以宽慰。
我老矣,无须过多忧虑时事,只关心民生。
各位大人忌讳直言,全力攻击诽谤。
粗茶淡饭足以果腹,简朴衣物尚可蔽体。
功名之事交付给你们,我更享受山林生活。

注释

狭:狭窄。
短气:气短,指缺乏信心或机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科举考试的严峻与竞争激烈,考生们或得意洋洋,或落魄失意。诗中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时事的深刻感慨,以及对身处社会环境的无奈。

首句“科目狭为途,英雄多短气”揭示了考试机会有限,而有志之士却众多,导致许多人无法如愿。接着,“宾贤诏一颁,应举纷如猬”形象地表达了考试时众生踊跃的场面。

“低心逐时趋,练语避忌讳”则反映出考生们在准备过程中的小心翼翼和对语言的精确把握。诗中随后描述了成功与失败两种不同命运,以及个人能力与机遇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巨鳞不上钩,修翼不入罻”则是比喻那些虽然才华横溢但未能得以施展的才子之士。接着,“乡选亦孔艰,计台征以汇”表达了地方选拔考试同样困难重重。

诗人通过“我尝校兰省,厥岁在乙未”等句,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参加科举的经历,并提及当年的考生多是出身于特定的社会阶层。随后,“国步矧多艰,志士发长喟”则表达了国家步履维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襄蜀涨氛妖,江淮方鼎沸”形容南北两地的社会动荡和人民困苦,而“毛锥无能为,长剑使人畏”则是对个人才能与现实机遇之间矛盾的描绘。

诗中后半部分转向了个人的感受和期望,“朝能立寸功,暮可攫富贵”表达了希望能够在朝夕之间建立功业并获得荣华富贵。紧接着,“二子趋玉京,道远不吝费”则是对兄弟俩人志向高远、努力进取的肯定。

“进身假梯媒,流品孰泾渭”描绘了个人在社会阶层中攀登的艰辛,而“世科藉此登,亲望始宽慰”则是对通过科举考试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安慰。

最后,“老我谬忧时,周嫠遑恤纬”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担忧和无奈,以及对身处时代的不适应。全诗以“诸公忌生语,悉力攻谤诽。藿食可充饥,荷裳尚堪衣。功名付君等,山林吾有味”结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和自我精神世界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科举考试及其社会背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送春有感

东君行趣装,桃李事如梦。

蝶懒欲息游,莺老不好弄。

残红正可怜,更禁风雨送。

榆荚羞独飞,却恼杨花共。

去年于此时,客食红尘鬨。

眼看豪侠儿,跃马青丝鞚。

美姝舞娉婷,吹箫来紫凤。

开樽六一亭,偃盖飞来洞。

我亦强行吟,诗成和者众。

时序易推移,人事少閒空。

翻思年时乐,已如耳边哄。

清晓坐孤寺,晴曦照华栋。

沙平嘴带鸥,山远腰横蝀。

阅书眼倍明,拈笔手犹冻。

扫地焚甲煎,呼童开腊瓮。

汲井得甘泉,瀹茗试新贡。

短章写我怀,谩遣儿曹讽。

形式: 古风

送林公似有之宰古田(其一)

余与林公似,生长南山南。

吾翁与乃翁,宿望俱不凡。

或晚登黄甲,禄不沾斗甔。

或困顿场屋,补劳仅青衫。

执手授遗编,尚友迁继谈。

家法无谄语,妙理静中参。

丁丑俱一第,苦尽稍回甘。

蹭蹬二十年,令才换头衔。

向来同登者,青云遍腾骖。

吾辈惯冰檗,世好殊酸咸。

君去宰壮县,栽花兴方酣。

我乃赋归与,悔狂口宜缄。

棘蝇来营营,关虎卧眈眈。

颓波从汩没,砥柱高巉岩。

形式: 古风

送林公似有之宰古田(其二)

孤士脱选阶,如出百丈堑。

举员必及格,桂籍始一占。

宰邑非不荣,吏尘岂宜厌。

平生学爱心,小试乃可验。

今时邑大夫,不轸阎闾念。

非财不经营,所欲须属餍。

创第要高华,买姬求美艳。

骄色肆颉颃,严科行聚敛。

攫肉比饥鹰,噬肤如狞猃。

但规己丰腴,皇恤民亡阽。

吁嗟饕餮徒,信是搢绅忝。

中人易转移,习俗多薰染。

林君最高明,百行无一欠。

俗然君不然,白璧绝瑕玷。

狂生作此诗,未病投针砭。

爱助极拳拳,苦语忘其僭。

形式: 古风

送族侄千里归漳浦

吾宗居漳滨,枌社足不到。

迫岁携琴书,迢迢以谒告。

草木同臭味,水火随湿燥。

行色念辛酸,开樽勤燕劳。

葭管阳方升,凌室冰新破。

语言颇有味,知子为跨灶。

日暮望白云,江头理归柂。

别我乞赠言,求以为宗好。

谢安自荐玄,杜子每念佐。

子真玄佐流,我誉不为过。

惟学无他逵,损益在勤惰。

我昔少年日,萤雪功自课。

呕肝缀文词,悬胆警坐卧。

甑寒心自怜,笔冻指欲堕。

牛羊事刍牧,鸿雁谋粱稻。

慈亲日待养,一第天所报。

愿子继自今,书田深种播。

定力要坚持,居安谨无躁。

青云信有梯,我已为前导。

后来当有人,衮衮如响和。

洗耳候凯音,嘉节迫吹帽。

呼童办楮英,为子征西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