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天津范自牧观察

有母常教独倚闾,显扬无计愧何如?

南溟鹤唳归华表,吴地冰霜逼岁除。

傥忆通门重启事,定教伏阙上遗书。

忠魂已化苌弘碧,雪涕君恩浩荡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嵇曾筠的《寄天津范自牧观察》表达了对友人范自牧的深深怀念和对其忠诚精神的赞扬。首句“有母常教独倚闾”,描绘了一位母亲教导孩子独立自立的形象,暗示范自牧可能在外为官,家中母亲对他思念之情深重。次句“显扬无计愧何如?”流露出诗人对范自牧未能显扬家国之志的遗憾,以及对自己无法助其一臂之力的愧疚。

第三句“南溟鹤唳归华表”以南溟之鹤比喻范自牧,暗示他远离家乡,犹如鹤归华表,寓言其高尚品格;“吴地冰霜逼岁除”则描绘了吴地严冬景象,暗指范自牧所处环境的艰难,以及岁月流逝的紧迫感。

后两句“傥忆通门重启事,定教伏阙上遗书”表达了诗人希望范自牧能回忆起过去的共事时光,若有机会,他会鼓励他向朝廷陈情,表达忠心。最后,“忠魂已化苌弘碧,雪涕君恩浩荡初”深情赞颂范自牧的忠诚如同苌弘化碧,即使牺牲,也铭记君恩,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和对浩荡君恩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忠诚精神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12)

嵇曾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台山

昔人一览五台胜,谓可不须五岳游。

把诗令我神辄往,襆被欲发仍勾留。

那知山灵有深眷,衔命太原偿此愿。

见山已自开心颜,况复驱车到天半。

摩霄跨汉何嵷巃,呼吸直与精灵通。

疑是娲皇此炼石,化作五朵青芙蓉。

闻说东台特奇妙,拾级先登纵遐眺。

夜半涌出朱砂丸,海外天鸡犹未叫。

山僧复导过西台,举头正喜鸿蒙开。

阴睛凉暖变俄顷,飒然万里边风来。

遥指南台高几许,蹈虚蹑险如霞举。

上方历历见星辰,下界冥冥自风雨。

欲往北台更飘瞥,分明引入水晶窟。

阴崖高叠万古冰,幽涧长流千岁雪。

中台宛在山中央,云是文殊旧道场。

驯虎何曾避行客,伏龙犹自依空王。

飞泉宛转当檐落,注入清池长不涸。

镜中大可印禅心,惟见一泓开澹漠。

小憩刚逢梵课馀,妙香冉冉飘衣裾。

到此能令众缘息,只有夙好犹难除。

摄衣馀勇更一鼓,直上莲花岭头坐。

两丸日月足底生,百道烟霞腰下裹。

一峰万状难具论,诸山环侍犹儿孙。

置身合在最高顶,俯瞰一气浑无垠。

登高倘使心不猛,奇胜何由得全领。

从知万事须造巅,赖得兹游发深省。

朅来幸得公务闲,闲情暂寄水石间。

幽吟颇得清净理,遐赏适在清凉山。

却为王程难久住,摇鞭又入红尘去。

回看一片出山云,不识为霖向何处?

形式: 古风

题任城太白酒楼

子仪起汾阳,先生可以退。

季真归鉴曲,先生可以醉。

只有先生是独醒,故向长安酒家睡。

纵饮斯楼亦偶然,从之好事争流传。

我来何处呼谪仙,山空水冷月在天。

形式: 古风

昭阳湖

夜分摧捩柁,遂达昭阳湖。

如行菱镜中,澹荡涵菰蒲。

跳波月一丸,散作千明珠。

天水浩相接,湛然纤翳无。

五千五百顷,一色琉璃铺。

空际下渔舟,点点疑飞凫。

倚舷独凝眺,心旷神为舒。

我尝考图志,信美惟此区。

滕薛既合流,黄运仍分趋。

讵徒资蓄泄,兼可济挽输。

所嗟水乡洼,民力思其苏。

幸逢清晏日,濊泽长涵濡。

九重殷轸念,衽席沾宸谟。

形式: 古风

韩苏祠(其一)

有唐文章雄,独推韩退之。

深得六经蕴,能起八代衰。

才名满天下,宰执犹未知。

乃依徐州牧,幕下常栖迟。

建封虽荐达,参佐何能为。

奋笔三上书,鸣号固不辞。

于君则敢谏,于友亦善规。

平生凛名义,实为百世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