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憩景德寺

一官淡武水,胜刹望东城。

衲老僧初补,澜幽寺转清。

禅心追八景,宦况愧三生。

独有波罗月,分湖彻底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偶然在景德寺歇息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首联“一官淡武水,胜刹望东城”,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寺庙所在环境的宁静与超凡脱俗。武水泛指水流,此处以“淡”字形容,暗示水流平缓、清澈,与官场的繁忙形成对比,凸显出寺庙环境的宁静与超然。胜刹,即胜地佛寺,点明了地点的神圣与美好。望东城,则是通过远处的城市来衬托寺庙的隐逸与超脱。

颔联“衲老僧初补,澜幽寺转清”,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衲老,指的是僧人穿着的袈裟已经老旧,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修行的持久。初补,可能是指僧人们正在修补衣物或寺庙设施,体现了僧侣们的生活简朴与勤勉。澜幽寺转清,暗示了寺庙因僧人们的日常活动而变得更加清净与祥和。

颈联“禅心追八景,宦况愧三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悟与自省。禅心,即追求禅宗的智慧与心灵的净化。八景,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来描绘四季变换、自然景观的八个场景,这里可能是诗人内心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宦况,指的是官场生涯的状况,三生,佛教中指前生、今生、来生,这里可能暗含诗人对人生短暂与轮回的感慨。这一联通过对比禅宗的追求与官场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尾联“独有波罗月,分湖彻底明”,以月光洒在湖面上的景象结束全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波罗月,可能是指月亮在水面的倒影,分湖彻底明,意味着湖面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澈明亮。这一景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清明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僧侣生活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思想与自然美景的和谐统一,以及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1)

王三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武塘邑中书所见

老妇拨船翁打鱼,水添石脚夜来初。

江天有雨复不雨,客子手书仍放书。

燕掠水禽穿柳去,农搜田莠带根锄。

烟炊过午尚未歇,林外鹁鸠时一呼。

形式: 七言律诗

泛麟湖

麟湖迢递片帆飞,夜月孤悬野烧微。

浊酒漫酾聊遣兴,霜毛初变慨知非。

停桡茅屋舂声急,路入寒塘渔唱稀。

楚客久谙虾菜味,五侯缨冕重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烟雨楼

风吹明月堕鱼梁,读罢残书倚绿杨。

湖上藕花楼上月,踏歌惊起睡鸳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忆弄珠楼步董太史韵

名游俗吏异时兼,远岫低窗应碧潭。

好景自饶吴会咏,美人多在大江南。

花明乍浦时开缆,草绿鹦湖几驻骖。

一别蓟门秋色老,可堪河影落朱檐。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