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

苍松老鬣风掀舞,垒垒孤烟问无主。

铜驼陌上旧王侯,吹作行人面上土。

山头白杨化为姥,夜夜田中驱石虎。

衣冠北向拜寿陵,树上乌鸦能汉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邙山的凄凉景象,通过苍松、孤烟、铜驼、白杨、乌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与自然荒凉交织的氛围。

首句“苍松老鬣风掀舞”,以苍松的老态和狂风的掀动,展现了北邙山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接着,“垒垒孤烟问无主”一句,以孤烟的渺小与孤独,反衬出北邙山的空旷与寂寞,仿佛在询问这片土地上的主人何在。

“铜驼陌上旧王侯,吹作行人面上土。”铜驼是古代都城中的标志物,此处借指昔日繁华的都城。这句话通过铜驼的荒废与行人的尘土,表达了历史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

“山头白杨化为姥,夜夜田中驱石虎。”白杨树化为老妇人形象,夜晚在田野驱赶石虎,这一奇特的想象,既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北邙山的荒凉与不祥。

“衣冠北向拜寿陵,树上乌鸦能汉语。”衣冠指的是古代的官员或贵族,他们面向北方,向寿陵(古代帝王陵墓)表达敬意。而树上的乌鸦能说汉语,则是一种超现实的描述,象征着历史的回响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北邙山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以及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自从行别袁水部

自从龙门称千里,天下风流属袁氏。

以兹仙郎复檀名,依然弹冠粉署里。

我见行馆沙市傍,市上桃花照春浪。

章华绕路幽兰笑,巫峡趋门玉练长。

主人经年忽回首,父老相赠一卮酒。

游今争勒羊公碑,商妇共挽遗爱柳。

龙洲江上一片石,髣髴留君向君揖。

甲帐开时云不流,锦帆过处香犹袭。

傲然一舸下江浦,直到浔阳九折处。

湘娥绿粉扫晴烟,小孤云鬟逗秋雨。

三湘九江昔所悲,长沙曾此别东篱。

我今与子忝同谱,别意悠悠谁与吐。

君不见四世五公声名极,青眼望君君努力。

形式: 古风

长安秋月夜

长安城中秋月明,六街九陌无纤尘。

先入楼台喧戚里,次经池馆趁游人。

游人宛转无穷已,千门万户秋如水。

处处笙歌玉树傍,家家箫管澄湖里。

汉家天子幸平阳,金蛾宝炬列成行。

吹箫蹋鼓留天女,斫玉烧金煮凤凰。

才子后庭竞度曲,念奴别馆伴诸郎。

铜龙轧轧乌啼早,金屋沉沉秋漏长。

秋漏渐深歌渐阑,感此如何不倚栏。

愿得长侍君王宠,愿得长随玉辇看。

又愿君心如月皎,那知妾貌比花老。

玉碗难收覆地流,东风不著断根草。

可怜今夜长信殿,含酸饮泣悲团扇。

未买相如学阿娇,难将赤凤比飞燕。

香销金鸭妾自烧,泪破红绡君不见。

十回看月九回颦,手把轻纨绕月行。

盘花蜀锦伤心色,子夜吴歌断肠声。

红闺紫塞三秋恨,碣石潇湘万里情。

年年先向离人满,岁岁还依愁处生。

年年岁岁秋自好,独怜娇黛无人扫。

未有容颜斗月华,自分弃掷同秋草。

桂魄有恨不长圆,嫦娥无药应先老。

愿得秋光守翠帏,愿随流景送君衣。

与君并蒂原并吐,与君双凤不双飞。

江南荡子无消息,龙城征成几时归。

胡风刁斗愁闻雁,闺月帘栊懒上机。

亦有当垆敛青娥,授色留宾态转多。

双燕有雏辞社去,孤鸳无偶奈秋何。

已见回文传锦字,更闻尺素托流波。

不道人间恨洛浦,定知天上隔银河。

愁来白帢连巾温,泣罢青衫挟瑟歌。

歌已阕,月西倾,一年看,一度新。

汉武秦皇消不得,却寻方士学仙人。

形式: 古风

赠黄道元

海内奇士如君少,双眼识君恨不早。

纷纷俗士尽轻肥,嗟君短褐长安道。

男儿有骨不乘时,处处相逢荐福碑。

请君试秘丰城剑,他年倘有张华知。

形式: 古风

白铜儿

白铜儿,白铜儿,闭眼不观书与诗。

积玉辇金游帝里,买得乌纱绣补衣。

归来白马嚇儿童,黑纻满堂金字红。

炙牛锤马邀乡里,青丝华馆闹春风。

越女吴娃娇侍侧,又欲凌空生羽翼。

房中素女术无成,汞里金丹采不得。

洪都老道术最奇,龙虎真人张天师。

宝箓一箱金百两,牛头可作门前厮。

击大法锣鸣大鼓,百馀道士挥白麈。

门外幡幢引雷公,江上芙蓉灯竞吐。

后门逼债前门舍,乞儿歌郎趋满野。

方士行来眼欲穿,山僧醉后颜如赭。

儒生读书书总多,白发无官可奈何。

生乏白金献天子,死无黄纸赂阎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