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十二首(其三)

万人丛里求知已,百草头边识老僧。

从此更无回避处,三头两面得人憎。

形式: 偈颂 押[蒸]韵

翻译

在人群之中寻找知识已经结束,
在杂草丛中辨认出一位老僧人。

注释

万人丛里:形容人多的地方。
求知已:寻求知识的过程已经完成。
百草头边:指野外或不起眼的地方。
识老僧:识别出一位老和尚。
从此:从这一刻起。
更无:不再有。
回避处:可以逃避的地方。
三头两面:形容被人从多个角度审视。
得人憎:招致他人的厌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洵所作的《偈二十二首》中的第三首。它以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知音和自我保护的独特见解。

"万人丛里求知已",描绘出在人海中寻找知己的艰难,暗示了寻觅真挚友情或理解者的不易,可能是在繁华世事中感到孤独和困惑。

"百草头边识老僧",则通过在寻常的自然环境中发现一位老僧,寓意在平凡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暗示了禅修或超脱世俗的追求。

"从此更无回避处",表达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避风港,不再需要刻意躲避人群或世事纷扰,达到了一种心境上的自在。

"三头两面得人憎",表面上看似招致他人的厌恶,实则是诗人对于直面人生、不矫饰自己的坦然态度,这种率真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但也是自我真实的体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内心世界的洞察,以及对个人修行道路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22)

释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丁香花下

戴石连冈几树花,年年来此啜春茶。

园丁换尽无人识,酽泼青岩剪剪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偈二十二首(其二十)

髑髅捻碎眼睛寒,便把南辰对北看。

无限风流慵卖弄,乘时推倒铁围山。

形式: 偈颂

偈二十二首(其十九)

月不堪破五,衲僧猛提取。

打动东海鱼,失却南山虎。

借问是何宗,逢人莫错举。

形式: 偈颂

偈二十二首(其十七)

头颅百皱发又白,两手扶犁更出来。

拈起旧时毡拍板,大家看我舞三台。

啰啰哩,啰啰哩。无处有月波澄,有处无风浪起。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