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乐辞(其十)

昔余轻岁月,兹也重光阴。

闺中屏铅黛,阙下挂缨簪。

禅悦兼芳旨,法言恋清琴。

一异非能辨,宠辱谁为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法乐辞(其十)》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王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面对岁月与光阴、世俗与佛法之间的内心挣扎与抉择。

首句“昔余轻岁月,兹也重光阴”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轻视与现在的深刻反思。岁月如梭,曾经的轻率如今变成了对时间的珍视,体现了人生的转折与成长。

“闺中屏铅黛,阙下挂缨簪”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闺房中的女子卸下了妆容,放弃了外在的装饰,而朝廷之下的男子则解下了官帽,象征着对世俗名利的放下。这一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超越了外在的物质与权力。

“禅悦兼芳旨,法言恋清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禅悦指的是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与美好的食物(芳旨)和法言(佛法的话语)相结合,以及对清琴的喜爱,都表现了诗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不仅是对佛教思想的认同,也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与净化。

“一异非能辨,宠辱谁为心”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面对世间万物的差异与变化时,难以分辨其本质与价值,而真正的内心世界,不受外界荣辱的影响。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即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自我,不被外界的评价与荣辱所左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整体而言,《法乐辞(其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我与宇宙关系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92)

王融(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王僧达孙。博涉有文才。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竟陵王萧子良特相友好,为“西邸八友”之一。欲兴家业,上书武帝求自试,迁秘书丞。帝幸芳林园,禊宴朝臣,使融为《曲水诗序》,文藻富丽,当世称之。后子良复奉融为宁朔将军、军主。及武帝病笃,融欲矫诏立子良,事败,郁林王即位,收狱赐死。融文辞捷速,为永明体代表作家。今存《王宁朔集》辑本

  • 字:元长
  • 籍贯:南朝齐琅邪临沂
  • 生卒年:467—493

相关古诗词

法乐辞(其十一)

峻宇临层穹,苕苕疏远风。

腾芳清汉里,响梵高云中。

金华纷苒若,琼树郁青葱。

贞心延净境,邃业嗣天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法乐辞(其十二)

影响未尝隔,晦明殊复亲。

弘慈邈已远,睿后扇高尘。

区中禔景福,宇外沐深仁。

万祀留国祚,意兆庆唐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少年子

闻有东方骑,遥见上头人。

待君送客返,桂钗当自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江皋曲

林断山更续,洲尽江复开。

云峰帝乡起,水源桐柏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