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汤都司东皋草堂

君侯襟度清于玉,草堂长忆东皋曲。

堂中高韵列诗书,堂下幽香绕兰菊。

雄藩此日任干城,玉帐牙旗常夙兴。

我家亦有东皋屋,春雨蒲田归未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题汤都司东皋草堂》。诗中描绘了汤都司草堂的环境与氛围,以及主人的品格与生活状态。

首句“君侯襟度清于玉”,以玉喻人,赞美汤都司的品德高尚,如同纯净无瑕的美玉。接着,“草堂长忆东皋曲”表达了对汤都司草堂的怀念之情,东皋曲可能指的是草堂所在的地理位置或环境特点,暗示这里是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地方。

“堂中高韵列诗书,堂下幽香绕兰菊”两句,通过描述草堂内陈列的诗书和周围飘散的兰花、菊花香气,展现了草堂的文化气息和高雅氛围。诗书代表了知识与智慧,而兰花、菊花则象征着高洁与清雅。

“雄藩此日任干城,玉帐牙旗常夙兴”进一步描绘了汤都司作为一方重臣的职责与勤勉。雄藩指其担任的重要职务,干城比喻保护国家的重任,玉帐牙旗则是古代将领的标志,常夙兴则表明他早起勤政。

最后一句“我家亦有东皋屋,春雨蒲田归未能”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对比与感慨。虽然自己也有类似东皋草堂的生活环境,但因为春雨连绵,无法回到那片耕种的田野,暗含了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汤都司草堂及其主人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题宋知州瞻彼南山图诗

北方之山恒山尊,上出河汉凌星辰。

常时出云作霖雨,滋育万物乘阳春。

东风浩荡清川泻,川上人家住潇洒。

内黄旧是故殷城,临水观山足公暇。

此邦名与山齐高,古来为政多贤劳。

高山景仰攀逸驾,母负青年志气豪。

形式: 古风

萧启御史赴山东佥宪以何澄所画云山求题

宜阳太守多公暇,肆笔云山出潇洒。

层峰叠翠凌苍空,英英玉气浮鸿濛。

缥缈瀰漫浑无迹,妙逼房山高克恭。

山乎云乎定何处,谁结茅屋倚深树。

岂无独抱千载心,玩水看山适朝暮。

柏台御史抚此图,忆得龙泉江上住。

岫幌岩扉意不忘,十载京华未归去。

秪今骢马复东行,马上看山向齐鲁。

君不见泰岱之云起肤寸,常向人间作霖雨。

形式: 古风

题卫以嘉藏盛子昭画

盛生家住吴山下,前代风流多见画。

此图三尺更清奇,野水疏林澹潇洒。

风平云净霁景鲜,玻瓈倒映水中天。

鉴湖洞庭不可辨,隔浦山光落钓船。

荡舟者谁定曾识,渺渺相望似相觅。

寻常一曲沧浪歌,醉倚汀沙白鸥侧。

鸱夷羊裘世久无,浮世虚名安足沽。

放怀纵意任所适,何处烟波无钓徒。

形式: 古风

题崔氏重庆堂

昌黎县中山水清,自昔挺特生贤英。

上究羲农至周孔,攘辟老佛大道明。

我敬其人想其处,身縻禄仕无由去。

崔生近日起昌黎,邂逅相逢谈所慕。

生昔泮水来游歌,明经三十登贤科。

铁冠霜简入乌府,岁久政誉传流多。

天官奏绩天颜悦,五采祥云腾凤敕。

堂上双亲共拜恩,更有重闱岁将百。

重庆堂中春昼长,寿酒日进青瑶觞。

四亲三百又馀岁,白发苍颜皆乐康。

家庆融融由世德,兰玉森森荫松柏。

剩取诗书遗后来,岂无继续昌黎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