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架阁第一百二十四

诸生旧短褐,张目视寇雠。

高义终焉在,白骨更何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学生们过去穿着简陋的衣服,睁大眼睛注视着敌人。
高尚的道义始终存在,面对白骨累累,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注释

诸生:学生们。
旧:过去的。
短褐:简陋的衣服。
张目:睁大眼睛。
视:注视。
寇雠:敌人。
高义:高尚的道义。
终焉:始终。
在:存在。
白骨:白骨累累(比喻战争的残酷)。
更:再,还。
何忧:有什么可忧虑的。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将领文天祥的作品,反映了他坚定的抗元决心和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诗中“诸生旧短褐,张目视寇雠”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一群身穿简陋军装、眼神坚定的人们正视着侵略者的场景,展现了军民团结一心抵御外敌的决心。“高义终焉在,白骨更何忧”则表达了诗人即使面对牺牲也在所不惜,只要能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正义,即便是死去变为白骨,也无所谓忧愁。这两句充分展示了文天祥作为一代忠良的高尚品格和壮烈情怀。

诗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短褐与寇雠形成鲜明对照,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坚定信念也构成强烈对比,表现出诗人对于抗争的坚定信仰。同时,这种信仰和决心又是建立在深厚的民族情感之上的,不仅仅是个人英雄主义,更蕴含着广泛的历史责任和文化自觉。

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意境沉雄,充分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视死如归的人生态度。通过这短短四句,读者可以感受到南宋末年那种悲壮而崇高的时代精神,以及文天祥作为那个时代最杰出代表之一所展现出的英勇与忠诚。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萧资第一百三十一

主当风云会,谢尔从者劳。

感恩义不小,块独委蓬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

黄州第七

桓桓陈将军,东屯大江北。

化作虎与豺,楚星南天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职]韵

彭司令震龙第一百二十二

堂上会亲戚,可怜马上郎。

呻吟更流血,干戈浩茫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彭城行

连山四围合,吕梁贯其中。

河南大都会,故有项王宫。

晋牧连杨豫,虎视北方雄。

唐时燕子楼,风流张建封。

西望睢阳城,只与汴水通。

太平黄楼赋,尚能想遗风。

迩来百馀年,正朔归江东。

遗民死欲尽,莽然狐兔丛。

我从南方来,停骖抚遗踪。

故河蓄潢潦,荒城翳秋蓬。

凄凉戏马台,憔悴巨佛峰。

沧海变桑田,陵谷代不同。

朝为朱门贵,暮作行旅穷。

乘除信物理,感慨系所逢。

古来贤达人,一醉万虑空。

如此独醒何,悲风逐征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