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阁尚书凌公挽诗(其二)

未识嵇中散,今无元鲁山。

宦游真恨晚,逸驾竟难攀。

阅月推评旦,闻风尚起顽。

九原那可作,苍弁亦推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未曾认识嵇中散,如今再无元鲁山。
仕途奔波遗憾太迟,超脱世俗难以追寻。
月复一月评判是非,清风仍能唤醒愚顽。
死后哪里还能相见,青衫白帽也怀念他。

注释

嵇中散:嵇康,三国时期魏国名士,以才情和不屈服权贵而闻名。
元鲁山:元鲁山,可能是作者虚构或失传的人物,用来象征高尚的人格。
宦游:在官场周旋,仕途奔波。
逸驾:超脱尘世,比喻高尚的品格。
九原:指墓地,古代称人死后的葬身之处。
苍弁:青色的冠帽,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代指去世的士大夫。
推颜:推崇,怀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为悼念凌公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诗人表达了对凌公的敬仰和对其早逝的惋惜之情。"未识嵇中散,今无元鲁山",诗人以嵇康和元鲁山两位历史上的贤士来比喻凌公的高洁品格,暗示其人品出众。"宦游真恨晚",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早些结识凌公的遗憾,暗含对其人品才学的追悔。"逸驾竟难攀"进一步强调了凌公的超凡不凡,难以企及。

"阅月推评旦,闻风尚起顽",诗人称赞凌公的德行高尚,即使在去世后,他的风范仍能激励人心。"九原那可作,苍弁亦推颜",诗人感叹凌公已逝,但他的精神如同青苍的官帽(弁)一样,令人怀念,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敬仰。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深情而富有敬意的挽诗,通过对比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凌公的崇敬以及对失去这样一位贤达的深切哀痛。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宝阁尚书凌公挽诗(其一)

新学轻馀子,忠怀策万言。

治安犹涕泣,师友故渊源。

日曳尚书履,风生刺史轓。

汉庭谁第一,殊未逊公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往瓜州护使客回程

寒天短日少晶辉,薄暮边城鼓角悲。

外使方将接踵至,淮民未有息肩期。

吁嗟道路频牵挽,表里河山几合离。

闻道遗黎尚思汉,中原恢复定何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往瓜洲护使客回程

北使朝京阙,东淮领计台。

舟师虽夙戒,顿食更频催。

州县愁劳费,风霜困往来。

和盟终不赞,旧好政无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枕上再赋

折桂东堂又一回,秋花此外祇凡才。

千岩万壑幽深处,玉露金风烂漫开。

有客挥犀纷入坐,几时清燕小持杯。

作诗且与留花住,青女繁霜未要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