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其七十三)

杨梅泽国最荣昌,此岁移来入上方。

造化想知偏借力,结成繁实胜江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杨梅在特定环境下的生长与繁荣,以及它与自然界的微妙互动。诗人赵佶以“宫词”为题,或许暗含着对宫廷生活或某种特定情境的隐喻,但此处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

首句“杨梅泽国最荣昌”,开篇即点明了杨梅生长的地域特色——泽国,一个水乡之地,这里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是杨梅生长的理想环境,因此显得特别繁荣昌盛。这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杨梅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命力和独特魅力。

次句“此岁移来入上方”,描述了杨梅的迁移过程,可能是从其他地方移植而来,最终落户于“上方”。这里的“上方”可能指的是高处、庙宇或是某种象征性的高位,暗示了杨梅的引入具有特殊意义,或是受到了某种重视和保护。

第三句“造化想知偏借力”,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诗人认为,大自然仿佛特意赋予了杨梅特殊的助力,使得它能够在新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结出比原产地更加繁盛的果实。这句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结成繁实胜江乡”,直接赞美了杨梅在新环境下的成果。与原产地相比,这里的杨梅不仅数量更多,而且果实更为丰美。这一句不仅是对杨梅生长状况的肯定,也是对自然力量和人类智慧结合后所创造美好成果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杨梅在特定环境下的生机勃勃,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收录诗词(443)

赵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徽宗,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 生卒年: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

相关古诗词

宫词(其七十四)

控马攀鞍事打毬,花袍束带竞风流。

盈盈巧学儿男拜,惟喜先赢第一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宫词(其七十五)

秋杪金柑产玉庭,云根呈瑞故连茎。

相期不是尘中物,占得成双雨露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宫词(其七十六)

钿筝百宝间生辉,玉柱成行雁自飞。

对酒仙姿时一按,十三弦上迸珠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宫词(其七十七)

戎裘殊丽学弯弓,十指纤柔力未充。

多被朋侪齐谑笑,强颜无奈脸莲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