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平山观白云泉

万木塞㟏岈,环岩抱秋静。

澄泓中一池,导源仰幽夐。

压顶累穹石,侧足折微径。

略可半亩平,深隐小潭莹。

酌口识清甘,烦虑豁开醒。

僧窗启绝壁,远纳湖光净。

腼彼支远智,属此鱼鸟性。

谁与送归途,松风澹遥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天平山观赏白云泉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纯净之美。诗中以“万木塞㟏岈”开篇,描绘了山林的茂密与高耸,随后“环岩抱秋静”一句,点明了季节与环境的和谐宁静。诗人通过“澄泓中一池,导源仰幽夐”,将视线引向了清澈的泉水源头,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接着,“压顶累穹石,侧足折微径”描绘了山路的崎岖与险峻,而“略可半亩平,深隐小潭莹”则展示了山间小潭的平静与清澈,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酌口识清甘,烦虑豁开醒”,通过品尝泉水的甘甜,心灵得到了净化与清醒。

进一步地,“僧窗启绝壁,远纳湖光净”描绘了僧人窗前的景色,与远处湖面的宁静相呼应,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最后,“腼彼支远智,属此鱼鸟性”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而“谁与送归途,松风澹遥听”则以松风的轻柔,暗示了归途的宁静与美好,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贵池道中

晓过池州郭,人家傍曲溪。

白花临岸发,青草度江齐。

秋浦残林雨,春山遍竹鸡。

东楼怀李白,风日至今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黟县道中

苍翠压人低,流云落大溪。连岩?草日,悬隥带阴霓。

雨歇群山响,春深万木齐。

寥寥方久立,谷鸟一为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出池州

桃花雾绕碧溪头,春水才通杨叶洲。

四面青山花万点,缓风摇橹出池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江上竹枝辞(其一)

滔滔无际是秋澜,估客牵江泊夜滩。

江岸唱歌江上听,不知风雨为谁寒。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