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来恨我马迟,去恨我马疾。
马蹄尘作云,已隔粲然质。
时时顾且遥,乱绪如有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有睹十一月七日》,描绘了诗人骑马出行时的情感体验。首句“来恨我马迟”,表达了诗人对于出发时马匹行动缓慢的遗憾,可能是因为行程的急迫或是对即将离开的场景有所留恋。接着,“去恨我马疾”则写出了离去时马儿飞奔,自己却无法控制速度,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焦虑和对眼前景物迅速消失的惋惜。
“马蹄尘作云”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马蹄扬起的尘土如云般弥漫,形象地展现了马速之快,也暗示了诗人与所见景色之间的距离在快速拉大,使得他感到与眼前的美好事物渐行渐远。“已隔粲然质”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分离感,意为美景已不再清晰可见,只剩回忆中的灿烂印象。
最后两句“时时顾且遥,乱绪如有失”,诗人表达了在马不停蹄的旅途中,他的思绪纷乱,仿佛失去了对周围环境的把握,只能通过频频回首来寄托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马的疾驰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昔我阳夏公,尝兹同郡治。
政馀作东园,草木尚有意。
岂不务安养,斯民歌乐易。
是时有贤才,乡举堪皇器。
今方居冢庐,试质当时事。
愿君思前人,文雅庶未坠。
苦楝树,青鹁鸪。啄盐土,鸣呜呜。
老鸦衔茶子,争噪落岭隅。
不觉茶满山,渔利入江湖。
盐由鹁鸪起,茶由老鸦趋。
诱以触禁网,二鸟谁与诛。
主人有十客,共食一鼎珍。
一客不得食,覆鼎伤众宾。
虽云九客沮,未足一客嗔。
古有弑君者,羊羹为不均。
莫以天下士,而比首阳人。
忽闻胡骑渡河水,月魄夜胁阴貂寒。
独侍金舆立城角,龙蛇不展绕旗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