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人之所隐,临海赤城閒。
天台峰峨峨,剡水声潺潺。
绝顶一室非尘寰,忘形终日同云閒。
仙軿每戾止,人迹绝跻攀。
沆瀣挹朝味,冰雪留童颜。
手持百首还元诗,诗成自谓人不知。
世人得之蹈,希夷自此游,朝市皆争识形仪。
承祯以道遇明主,子训卖药归会稽。
张君今能尽继之。
冥冥孤鸿东南飞,邈然不负烟霞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尧叟的《送张无梦归天台》,描绘了山人隐居之地的清幽环境和诗人对友人张无梦归隐天台的祝福。首句“山人之所隐,临海赤城閒”点出友人的隐居之地,靠近大海,赤城山静谧闲适。接下来通过“天台峰峨峨,剡水声潺潺”描绘了天台山的雄伟和剡溪流水的悠扬,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绝顶一室非尘寰,忘形终日同云閒”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山顶的居室远离尘世喧嚣,与白云为伴,心境自由。诗人提到“仙軿每戾止,人迹绝跻攀”,意指张无梦的居所罕有人至,显得神秘而宁静。
“沆瀣挹朝味,冰雪留童颜”借自然景象寓意友人品性高洁,如清晨露水般纯净,如冰雪般保持青春。诗人祝愿张无梦创作出如“百首还元诗”的佳作,虽然自认不为人知,但其才华终将被人发现。
最后,“承祯以道遇明主,子训卖药归会稽”暗指友人可能像前人那样因道义而得到赏识,而张无梦则选择卖药归隐会稽,延续这种隐逸生活。结尾“冥冥孤鸿东南飞,邈然不负烟霞期”以孤鸿比喻友人,寄托了诗人对其远离尘世、追求理想生活的深深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隐逸生活,也寄寓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不详
山远峰峰碧,林疏叶叶红。
凭阑对僧语,如在画图中。
□□□迹□禅关,□殿清虚桧影间。
客□□临来此境,僧□兴废指前山。
醉闻溪溜吟怀□,坐对岚峰世虑闲。
他日功成重游赏,烟霞风物异尘寰。
不誇六印满腰悬,二顷仍寻负郭田。
当日弟兄皆刷羽,如今鸿雁尽摩天。
扶疏已问新栽柳,清浅犹寻旧漱泉。
大尹今来还又去,夕阳旌旆复翩翩。
幽居正想沧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独鹤两三声,飞下岩前一株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