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阳生劝予出山以此答之

事不理,问伯始,济世安人亦徒尔。

事不谐,谐文开,杜门却轨何为哉?

北路鱼,南路徐,朱轮锦幛塞通衢。

江千万,蔡五百,铜山金埒无遗策。

势焰炙手手可势,往往古今齐一辙。

尧峰野叟独怡然,常栖茅屋耕石田。

新知惟恃壁间杖,旧物剩有床头毡。

比来鬓秃齿都豁,但守陇亩终余年。

君不见大鹏小鴳各有慕,世人未必知其故。

功名富贵能几时,久已掉头不复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作家汪琬所作的《叶子阳生劝予出山以此答之》。诗人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态度和选择。首句“事不理,问伯始,济世安人亦徒尔”暗示了对于世间纷扰的质疑,认为追求仕途并非真正的济世之道。接下来,“事不谐,谐文开,杜门却轨何为哉”表达了对官场失意的自嘲,宁愿选择退隐,不随波逐流。

“北路鱼,南路徐,朱轮锦幛塞通衢”描绘了官场的繁华与喧嚣,而“江千万,蔡五百,铜山金埒无遗策”则暗指财富积累的不易和权势的虚幻。诗人以“势焰炙手手可势”揭示了权贵的贪婪和权势的虚妄,接着以“尧峰野叟独怡然”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超脱。

“新知惟恃壁间杖,旧物剩有床头毡”描绘了简朴的生活状态,诗人表示自己愿意守着田地度过余生。最后两句“君不见大鹏小鴳各有慕,世人未必知其故”借大鹏与小雀的比喻,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而功名富贵并非长久之计,他已经决定放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自我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坚守,展现了其独特的价值观和人生选择。

收录诗词(54)

汪琬(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屡辱侍读王先生以卢藏用种明逸常彝甫见嘲未敢用鄙句唐突又蒙赐口号四章语意郑重督和甚切勉遵无言不酬之义敬答四首以当解嘲(其一)

江外重山接五湖,十年何幸住潜夫。

诗翁但恋金门直,曾见渔洋树色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屡辱侍读王先生以卢藏用种明逸常彝甫见嘲未敢用鄙句唐突又蒙赐口号四章语意郑重督和甚切勉遵无言不酬之义敬答四首以当解嘲(其二)

芭谭相忆不胜情,竟彻皋比奉檄行。

车服傥缘稽古力,便须飞札报诸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屡辱侍读王先生以卢藏用种明逸常彝甫见嘲未敢用鄙句唐突又蒙赐口号四章语意郑重督和甚切勉遵无言不酬之义敬答四首以当解嘲(其三)

暂因移疾守柴扃,曾是含香侍汉廷。

太史错占天上象,岁星元异少微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屡辱侍读王先生以卢藏用种明逸常彝甫见嘲未敢用鄙句唐突又蒙赐口号四章语意郑重督和甚切勉遵无言不酬之义敬答四首以当解嘲(其四)

明年春水引归帆,的合移家占一岩。

从此不称前进士,故人亲授隐君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