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胡夔文题戴鹰阿山水画册十二首(其十一)

点缀溪山着此翁,扶筇尽日倚高松。

悬知四海皆秋气,却爱残阳晚更红。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老人为这山水景色增添了几分趣味,整天手扶竹杖依靠在高大的松树旁。
可以想象整个天下此刻都弥漫着秋天的气息,但我更喜欢傍晚时分那火红的夕阳。

注释

点缀:增添。
溪山:山水景色。
翁:老人。
扶筇:手扶竹杖。
倚:依靠。
高松:高大的松树。
悬知:可以想象。
四海:天下。
皆:都。
秋气:秋天的气息。
却:但。
爱:喜欢。
残阳:傍晚的夕阳。
晚更红:更红的夕阳。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景的诗,通过对老翁在溪山间点缀和倚靠高松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点缀溪山着此翁"一句,用“点缀”来形容老翁在溪山中的状态,既传达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画面,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这位老翁生活状态的赞美。"扶筇尽日倚高松"则继续这种意境,通过“扶筇”和“倚高松”的形象,表现出老翁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悬知四海皆秋气"一句,用“悬知”表达诗人对于四周环境变化的敏锐感知,这里的“秋气”不仅是季节更迭的象征,也可能隐含着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易逝的深刻感悟。接着的"却爱残阳晚更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消逝之物的留恋与珍惜,这里的“残阳”指的是日落后的余晖,而“晚更红”则是对这残阳中蕴含着的生命力和美丽的赞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时间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意境宁静而又充满哲理,让读者在欣赏秋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生命态度。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夜园亭纳凉

南园有凉气,移席散馀情。

新月隐修竹,清风开小亭。

水骨静香汗,霜纨扑乱萤。

忽然微雨至,爽籁拂檐楹。

形式: 五言律诗

为胡夔文题戴鹰阿山水画册十二首(其十二)

眼底云山意已奇,别从画里更题诗。

无端写尽春明梦,肠断前人且未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海棠月

永夜无人玉漏迟,团团月上海棠枝。

月留凉露芳尘暗,花弄清晖淑影移。

粉黛三千春对镜,银波万顷晓凝脂。

深闺为尔牵愁兴,坐问容光强赋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班婕妤(其一)

一自怜捐弃,香迹玉阶疏。

闻道西宫路,近亦绝鸾舆。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