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驱马东郊道,提筐南陌头。桑枝欲尽且移钩。
日暮蚕饥、归去好难留。
这首诗描绘了农夫在春天忙碌的场景。"驱马东郊道,提筐南陌头",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农夫骑马前往东郊劳作,提着竹筐行走在南边小路的画面,展现出农事的繁忙和生活的艰辛。"桑枝欲尽且移钩",进一步描绘了农夫采摘桑叶喂养蚕宝宝的情景,桑树枝头的桑叶即将采完,暗示着农时的紧迫。
"日暮蚕饥、归去好难留",这两句表达了农夫对时间流逝和蚕儿饥饿的无奈,傍晚时分,看到蚕儿嗷嗷待哺,农夫不得不忍痛离开,即使心中不舍,也必须面对生活的现实。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代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富有生活气息和劳动人民的辛勤与坚韧。
不详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蜡晕眉间粉,裙萦履上珠。阳云楼上教歌殊。
吹暖凤梢、双籥卸唇朱。
涩杼嫌经密,残丝畏镊欹。织缣织素总难期。
独对支机彩石、有谁知。
溘匝箱金断,青红钿晕残。狂夫塞下几时还。
时见琐窗、蜿蜿坠双环。
掬溜愁蘋捲,投竿喜藻开。莲舟棹女夜归来。
争照水中、髻子落金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