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榻消寒杂咏(其三)

推蓬剪烛梦悠悠,旧雨依稀记昔游。

南国枭卢谁剧孟,北平鸡酒有田畴。

霜前啼鸟皆朱噣,月下飞乌尽白头。

病树枝颠天一握,为君吹笛上高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的《病榻消寒杂咏》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人以病榻为背景,通过描绘梦境和现实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游历的怀念以及对人生老去的感慨。

首句“推蓬剪烛梦悠悠”,形象地刻画出诗人独处病榻,借着微弱的烛光陷入深深的回忆。"蓬"象征着生活的困顿,"剪烛"则暗示夜晚的寂寞,"梦悠悠"则流露出无尽的思绪。

接下来的两句,“旧雨依稀记昔游”,进一步强调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旧雨"比喻旧友,"昔游"则是对昔日游历的回味。

"南国枭卢谁剧孟,北平鸡酒有田畴",诗人以南国豪杰剧孟自比,感叹如今无人能及,同时提及北平的田园生活,流露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霜前啼鸟皆朱噣,月下飞乌尽白头",通过描绘霜降前后的自然景象,寓言岁月如鸟,转眼已至白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两句,“病树枝颠天一握,为君吹笛上高楼”,诗人以病树自喻,即使身体衰弱,仍愿为朋友送上笛声,登上高楼,展现出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毛子晋斋中读吴匏庵手钞宋谢翱西台恸哭记

扁舟访奇书,夜月南湖宿。

主人开东轩,磊落三万轴。

别庋加收藏,前贤矜手录。

北堂学士钞,南宋遗民牍。

言过富春渚,登望文山哭。

子陵留高台,西面沧江绿。

妇翁为神仙,天子共游学。

携家就赤城,高举凌黄鹄。

尚笑君房痴,宁甘子云辱。

七里溪光清,千仞松风谡。

庐陵赴急难,幕府从羁仆。

运去须武侯,君存即文叔。

臣心誓勿谖,汉祚忧难复。

昆阳大雨风,虎豹如猬缩。

诡谲滹沱冰,仓卒芜亭粥。

所以恢黄图,无乃资赤伏。

即今钱塘潮,莫救崖山麓。

空坑战士尽,柴市孤臣戮。

一死之靡它,百身其奚赎。

龚生夭天年,翟公湛家族。

会稽处士星,求死得亦足。

安能期故人,共卧容加腹。

巢许而萧曹,遭遇全高躅。

文山竟以殉,赵社终为屋。

海上悲田横,国中痛王蠋。

门人《蒿里》歌,故吏《平陵》曲。

彼存君臣义,此制朋友服。

相国诚知人,举事何颠蹙。

丈夫失时命,无以辞碌碌。

看君书一编,俾我愁千斛。

禹绩荒烟霞,越台走麋鹿。

不图叠山传,再向严滩续。

配食从方干,丰碑继梅福。

主人更命酒,哀吟同击筑。

四坐皆涕零,霜风激群木。

嗟乎诚义士,已矣不忍读。

形式: 古风

阆州行

四坐且勿喧,听我歌阆州。

阆州天下胜,十二锦屏楼。

歌舞巴渝盛,江山士女游。

我有同年翁,阆州旧乡县。

送客苍溪船,读书玉台观。

忽乘相如车,谓受文翁荐。

游宦非不归,十载成都乱。

只君为爱子,相思不相见。

相见隔长安,干戈徒步难。

金牛盘七坂,铁马断千山。

敢辞道路艰,早向妻儿诀。

一身上鸟道,全家傍虎穴。

君自为尊章,岂得顾妻子。

分携各努力,妾当为君死。

凄凄复切切,苦语不能答。

好寄武昌书,莫买秦淮妾。

巴水急若箭,巴船去如叶。

两岸苍崖高,孤帆望中没。

二月到汉口,三月下扬州。

扬州花月地,烽火似边头。

驿路逢老亲,迁官向闽越。

谓逼公车期,蚤看长安月。

再拜不忍去,趣使严装发。

河山一朝异,复作他乡别。

别后竟何如,飘零少定居。

愁中乡信断,不敢望来书。

尽道是葭萌,杀人满川陆。

积尸峨嵋平,千村惟鬼哭。

客有自秦关,传言且悲喜。

来时闻君妇,贞心视江水。

江水流不极,猿声哀岂闻。

将书封断指,血泪染罗裙。

五内为崩摧,买舟急迎取。

相逢惟一恸,不料吾见汝。

拭眼问舅姑,云山复何处。

泪尽日南天,死生不相遇。

汝有亲弟兄,提携思共济。

姊妹四五人,扶持结衣袂。

怀里孤雏痴,啼呼不知避。

失散苍皇间,骨肉都抛弃。

悠悠彼苍天,于人抑何酷。

城中十万户,白骨满崖谷。

官军收成都,千里见榛莽。

设官尹猿猱,半以饲豺虎。

尚道是阆州,此地差安堵。

民少官则多,莫恤蜀人苦。

凄凉汉祖庙,寂寞滕王台。

子规叫夜月,城郭生蒿莱。

只有嘉陵江,江声自浩浩。

我欲竟此曲,流涕不复道。

形式: 古风

矾清湖

吾宗老孙子,住在矾清湖。

湖水清且涟,其地皆膏腴。

堤栽百株柳,池种千石鱼。

教僮数鹅鸭,绕屋开芙蕖。

有书足以读,有酒易以沽。

终老寡送迎,头发可不梳。

相传范少伯,三徙由中吴。

一舸从此去,在理或不诬。

嗟予遇兵火,百口如飞凫。

避地何所投,扁舟指菰蒲。

北风晚正急,烟港生模糊。

船小吹雨来,衣薄无朝哺。

前村似将近,路转忽又无。

仓皇值渔火,欲问心已孤。

俄见葭菼边,主人出门呼。

开栅引我船,扫室容我徒。

我家两衰亲,上奉高堂姑。

艰难总头白,动止需人扶。

妻妾病伶仃,呕吐当中途。

长女仅九龄,余泣犹呱呱。

入君所居室,镫火映窗疏。

宽闲分数寝,嬉笑喧诸雏。

缚帚东西厢,行李安从奴。

前窗张挂网,后壁挂耒锄。

苦辞村地僻,客舍无精粗。

剪韭烹伏雌,斫鲙炊彫胡。

床头出浊醪,人倦消几壶。

睡起日已高,晓色开烟芜。

渔湾一两家,点染江村图。

沙嘴何人舟,消息传姑苏。

或云江州下,不比扬州屠。

早晚安集掾,鞍马来南都。

或云移民房,插箭下严符。

囊橐归他人,妇女弃军俘。

里老独晏然,催办今年租。

馌耕看赛社,醵饮听呼卢。

军马总不来,里巷相为娱。

而我游其间,坦腹行徐徐。

见人尽恭敬,不识谁贤愚。

鱼虾盈小市,凫雁充中厨。

月出浮溪光,万象疑沾濡。

放楫凌沧浪,笑弄骊龙珠。

夷犹发浩唱,礼法胡能拘。

东南虽板荡,此地其黄虞。

世事有反覆,变乱兴须臾。

草草十数人,盟歃起里闾。

兔园一老生,自诡读穰苴。

渔翁争坐席,有力为专诸。

舴艋饰于皇,蓑笠装犀渠。

大笑掷钓竿,赤手搏于菟。

欲夺夫差宫,坐拥专城居。

予又出子门,十步九崎岖。

脱身白刃间,性命轻锱铢。

我去子亦行,后各还其庐。

官军虽屡到,尚未成丘墟。

生涯免沟壑,身计谋樵渔。

买得百亩田,从子游长沮。

天意不我从,世网将入驱。

亲朋尽追送,涕泣登征车。

吾生罹干戈,犹与骨肉俱。

一官受逼迫,万事堪欷歔。

倦策既归来,入室翻次且。

念我平生人,惨憺留罗襦。

秋雨君叩门,一见惊清癯。

我苦不必言,但坐观髭须。

岁月曾几何,筋力远不如。

遭乱若此衰,岂得胜奔趋。

十年顾妻子,心力都成虚。

分离有定分,久暂理不殊,翻笑危急时,奔走徒区区。

君时听我语,颜色惨不舒。

乱世畏盛名,薄俗容小儒。

生来远朝市,谓足逃沮洳。

长官诛求急,姓氏属里胥。

夜半闻叩门,瓶盎少所储。

岂不惜堂构,其奈愁征输。

庭树好追凉,剪伐存枯株。

池荷久不闻,岁久填泥淤。

废宅锄为田,荠麦生阶除。

当时栖息地,零落今无余。

生还爱节物,高会逢茱萸。

好采篱下菊,且读囊中书。

中怀苟自得,外物非吾须。

君观鸱夷子,眷恋倾城姝。

千金亦偶然,奚足称陶朱。

不如弃家去,渔钓山之隅。

江湖至广大,何惜安微躯。

挥手谢时辈,慎勿空踌蹰。

形式: 古风

偕穆苑先孙浣心叶子闻允文游石公山盘龙石梁寂光归云诸胜

大道无端倪,真宰有融结。

兹山在天壤,灵异蓄不泄。

万窍凌虚无,一柱支毫末。

疑岂愚公移,愁为巨灵拔。

刘根作堂奥,柳毅司扃鐍。

谁启仙人闾,系我渔父枻。

刻镂洪濛云,雕搜大荒雪。

或人而疴瘘,或马而蹄齧。

或负藏壑舟,或截专车节。

或象神鼎铸,或类昆吾切。

地肺庖丁解,月窟工倕伐。

石囷封糇粮,天厨甃涓洁。

重隒累瓿甑,短柱增栌棁。

瓜瓤觚棱剖,木皮槎丫裂。

皑皑黄河水,炎炎昆冈爇。㟏岈舞辟邪,?舑张饕餮。

斗起耸云关,一道通箭筈。

碧藕玲珑根,文螺宛委穴。

丹梯蹑而上,郁郁虚皇阙。

突兀撑青旻,插地屏障列。

一身生羽翰,百尺跨虹蜺。

断涧吟枫楠,飒爽侵毛发。

侧窥漏日影,了了澄潭澈。

鸡声出烟井,乃与人境接。

回思顷所历,过眼才一瞥。

秦皇及汉武,好大同蠓蠛。

《齐谐》不能志,炙輠不能说。

郦桑二小儒,注书事抄撮。

陋袭李斯碑,阙补周王碣。

关仝亦妙手,惜未适吴越。

嵩华虽云高,无以斗巧拙。

时俗趁姿媚,烟峦漫涂抹。

妄使伧父辈,笑我骄蚁垤。

京江吸金焦,汉水注大别。

流峙合而汇,奇气乃一发。

睥睨五岳间,谁与分优劣。

扶杖一村翁,眼看话年月。

昔逢犹儿童,今见已耄耋。

昨闻县帖下,搜索到鱼鳖。

讶彼白鼍逃,无乃青草竭。

却留幽境在,似为肥遁设。

当年绮里季,卜居采薇蕨。

皓首走汉廷,恨未与世绝。

若随灵威去,此处揽藤葛。

子房知难致,欲荐且扪舌。

浮生每连蜷,尘界尽空阔。

谋免妻孥愁,计取山水悦。

入春桃李过,韶景听啼鴂。

篮舆累亲旧,同载有二叶。

穆生老而健,孙郎才且杰。

彼忘筋力劳,我爱宾朋挈。

过湖曳轻帆,入寺憩深樾。

老僧谐语笑,妙理攻曲蘖。

晓起陈盘餐,饱食非粗粝。

桑畦路宛宛,笋屩行兀兀。

快意在此游,失记遗七八。

平湖铺若茵,盘石几人歇。

蹲踞当其旁,拒户相支遏。

黝黑声訇棱,欲进遭嗔喝。

侧肩仅容趾,腹背供磨轧。

下踹藓磴牢,上觑崩崖豁。

攀跻差毫釐,失足忧一蹶。

前奇慕先过,后险欣乍脱。

歌呼杂龆稚,嘻笑视履袜。

君看长安道,高步多蹉跌。

散诞来江湖,蒲伏羞干谒。

头因石文低,腰向山灵折。

四月将已近,天时早炎热。

挥汗何沾濡,惊飙俄凛冽。

归来北窗枕,响入山溜澈。

不寐话夜凉,连床拥裘褐。

晚岁艰出门,端居意骚屑。

闲踪习羁旅,逸兴贪放达。

跌荡冯夷宫,游戏天吴窟。

将毋神鬼怒,亟遣风雨夺。

胜事满现前,得失归勇怯。

衰老偕故人,幸喜兹游决。

他年子胥涛,百里闻咤咄,鳣鲔随风雷,颈锁金牛掣。

鲛人拭床几,神女洗环玦。

硠磕打空滩,澎湃溅飞沫。

噌吰无射钟,嘹喨蕤宾铁。

孤客为旁皇,嫠妇为凄咽。

那知捩柁下,我辈行车辙。

再拜告石公,相逢慰饥渴。

既从人间世,忍再洪波没。

志怪作大言,嗜奇私神物。

肯学扬马镌,愿受壶公诀。

缩之入怀袖,弄之置盆钵。

栽松龙气上,蓄水云根活。

长留文士玩,勿被山君窃。

尝闻岣嵝峰,科斗尊往牒。

剥蚀存盘螭,扪索嗟完缺。

此山通巴陵,下有神禹札。

后代文字衰,致起龙蛇孽。

我有琅玕管,上洒湘娥血。

濯足临沧浪,浩思吟不辍。

未堪追阳冰,犹足夸李渤。

隐从烟霞闭,出供时世阅。

刻之藏书岩,千载应不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