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学诗(其十八)

饮马长城窟,窟中水无多。

秋风动百草,水面亦生波。

长城备外侮,室内起干戈。

非关绝地脉,乃是伤人和。

不见丰水上,灵台郁嵯峨。

前有《大雅》诗,后有秦民歌。

锸涂得苦水,流毒如江河。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勉学诗(其十八)》,是明代学者方孝孺所作。诗中以饮马长城窟的场景为引子,描述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深层的社会问题。诗人通过“窟中水无多”暗示边疆资源匮乏,“秋风动百草,水面亦生波”描绘出边塞的萧瑟与动荡。接着,他指出长城内外的矛盾,不仅是外敌侵扰,更在于内部的纷争,“室内起干戈”,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根源。

“非关绝地脉,乃是伤人和”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秩序被破坏的忧虑,认为问题并非单纯地理上的孤立,而是人际关系的破裂。“不见丰水上,灵台郁嵯峨”借丰水和灵台的意象,寓言国家的衰败和道德的沦丧。最后,诗人引用历史典故,提及《大雅》诗和秦民歌,暗指古代的教训,以及当前社会的现实,“锸涂得苦水,流毒如江河”形象地表达了苦难和恶果的深远影响。

整首诗以饮水之苦象征国家和个人的困境,寓言深刻,警世意味浓厚,体现了方孝孺关注时政、倡导和谐的儒家思想。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怀亲二首(其二)

黄沙三万里,白发一孀亲。

肠断边城月,徘徊照旅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勉学诗(其二十二)

劝尔一杯酒,君行莫匆匆。

君心虽欲速,道路久乃通。

东可窥大壑,西能越空同。

不忧岁月晚,但忧筋力穷。

三年刻片楮,九年成一弓。

制作虽云难,为艺则巳工。

小事可喻大,愿言置胸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勉学诗(其六)

莫驱屋上乌,乌有反哺诚。

莫烹池中雁,雁行如弟兄。

流观飞走伦,转见天地情。

人生处骨肉,胡不心自平。

田家一聚散,草木为枯荣。

我愿三春日,垂光照紫荆。

同根而并蒂,蔼蔼共生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次脩德杂诗韵(其三)

神龙卧深泽,不若抱瓮滋。

白日閟重阴,不如寸烛辉。

贤豪初未遇,但觉吾道非。

纷纷当途子,权势众所归。

两生困蓬藋,屠贩建旌麾。

斯事自古然,今人安足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