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左襄南督学试竣还都奉命命视河

我闻丹山赤水之洞天,地脉暗与蓬瀛连。

蓬莱一枝乃独往,直到天池鹏化之南边。

倏然乃与罗浮结,七洞四明如隔绝。

宁知共在斗牛间,天上分星总扬越。

四明狂客贺季真,青莲一见号仙人。

知人自有传心法,能使汾阳屈者伸。

唐代功臣独居首,谁知活自书生手。

君今相士特南来,知人肯落前贤后。

天闲新进渥洼多,更命旌旗理九河。

都将吉甫清风颂,和入河渠瓠子歌。

著书七十罗浮老,汗竹为书频削稿。

方候公闲细评论,如何鹢首催前导。

病中相送不成章,口授儿曹写数行。

迟君赐归鉴湖一曲水,来问天台万仞之石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送左襄南督学试竣还都奉命命视河》是明代诗人陈恭尹的作品,描绘了对友人左襄南督学任务完成后的归途寄赠之情,以及对其即将视察黄河的期待。

诗中首先描述了左襄南所处的环境与背景,以“丹山赤水”、“蓬瀛”、“斗牛间”等神话般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通过“四明狂客贺季真”与“青莲一见号仙人”的典故,赞美左襄南的非凡才情与高尚品德。诗中提到左襄南不仅能够识人,还能使汾阳王这样的功臣得到伸张,进一步凸显其识人之能。

随后,诗人表达了对左襄南此次任务的重视与期待,提到他将视察黄河,这一自然界的伟大河流,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诗中还提到了左襄南的归途,以及陈恭尹亲自口授儿辈写下赠诗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关怀。

最后,陈恭尹希望左襄南归来时能欣赏到鉴湖的美景,并询问天台山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与祝福,也蕴含了对国家治理与自然景观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同王阮亭宫詹黄忍庵太史高谡苑廷评张超然屈翁山两处士五羊访古作三首(其一)菩提树

访古肃宾朋,淩晨命车驾。

嘉树有清阴,风幡古兰若。

擢干耸苍穹,垂枝笼碧瓦。

坛壝石已朽,盘根自相把。

外质何连卷,中空若刳剐。

一体含菀枯,四气无冬夏。

落叶为轻纱,虚明复堪写。

宗风未西来,神物乃跃冶。

托身炎海南,所贵在知寡。

谁为满百人,羡尔千年者。

形式: 古风

同王阮亭宫詹黄忍庵太史高谡苑廷评张超然屈翁山两处士五羊访古作三首(其二)五仙观

高阁闻午钟,石门倏已启。

抠衣蹑层磴,遥与仙人礼。

俯沼濯幽泉,开轩酌琼醴。

轻风自东来,管弦发朱邸。

未觉所历高,城郭忽在底。

群公济时硕,衔命来丹陛。

嘉会匪前期,东西各旌棨。

奇踪辨羊石,妙墨逢苏米。

不谓荒烟馀,名流今济济。

文章系气运,颓波藉中砥。

酒阑问新题,赋诗效何体。

形式: 古风

菖蒲涧

野草绿未稠,东郊春已暮。

农夫荷锄笠,连阴未成雨。

昨约蒲涧行,颇作沾濡惧。

届晨乃开霁,杲日方东吐。

轩骑出城闉,干旌入深树。

登顿古殿旁,偪侧缘溪路。

风泉递清响,竹石通微步。

神仙渺何所,前贤表遗句。

尚忆征战初,经年六师驻。

樵苏落榱桷,高垒隳陵墓。

孤寺独岿然,文章有灵护。

佳辰及兹游,赏心亦云具。

布席榕阴移,飞觞玉醪注。

歌吟杂谐谑,脱略披情愫。

宾主一代才,登高各能赋。

白雪岂曰酬,青云期可附。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拟行药城东桥

百行皆有营,一暇不易得。

非无出门时,往往为世役。

兹晨服食罢,曳杖信所适。

蔼蔼涉墟莽,悠悠越阡陌。

芳郊属春和,天宇迥昭晰。

川流扬晓晖,林表霁新色。

旷观既以怡,内省寡所斁。

未羡高鸟翔,安用抟风翼。

息意慕华膴,何心厌衰白。

修名匪岁年,寿考岂金石。

至理有恒期,浮生徒自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