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觉民简褒山因上人枣岭魏欣然二首(其一)

七行才业在,宁久困无津。

秋到抟风翼,春回纵壑鳞。

褒山方竞秀,枣岭益争新。

珍重二三子,诗骚追古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才华横溢,岂能长久困于困境之中。
秋天来临,如同鸟儿展翅飞翔,春天回归,鱼儿跃动于山谷之水。
褒山展现出它的秀丽,枣岭更是焕发出新的生机。
珍视你们这些朋友,让我们一起追寻古人的诗歌和辞章。

注释

才业:才华。
宁:岂能。
津:出路。
抟:展开。
纵:跃动。
壑鳞:山谷中的鱼。
褒山:地名,可能指某座著名的山。
竞秀:争相展示美丽。
枣岭:另一地名,可能也指山脉。
争新:焕然一新,展现活力。
珍重:重视,珍爱。
二三子:你们,指朋友。
诗骚:古代诗歌和辞赋。
古人:古代的文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之道所作,名为《和王觉民简褒山因上人枣岭魏欣然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与学业的自信以及对友人的怀念。

"七行才业在,宁久困无津。"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的文学才能十分自信,即使面临长期的困顿,也不会失去前进的方向。

"秋到抟风翼,春回纵壑鳞。"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季节变换与山川景色的和谐统一,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情怀。

"褒山方竞秀,枣岭益争新。" 这两句则是对褒山和枣岭两个地点的赞美,通过“竞秀”和“争新”的动词,表现了诗人对于这些地方不断更新、永远青春的向往。

"珍重二三子,诗骚追古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二三子”)的情谊,以及通过吟咏诗词与古代文人精神相通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个人情操。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刘与可二首(其二)

野塘春草遍,芳树老藤缠。

远信占黄耳,清游任白颠。

山光晴抹黛,湖气暖腾烟。

我有边韶癖,何妨昼日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刘与可二首(其一)

老来无柰懒,春至不胜情。

万石嗟遗迹,双鱼谢寄声。

压花朝雨重,酾酒夜泉鸣。

细把君诗读,冰壶表里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因上人三首(其三)

白云飞处是吾家,石眼泠泠水一车。

醉日到来应种竹,梅时过尽好藏茶。

遥怜壶枣初成实,似说占禾半吐花。

已得伽陀微妙句,归欤香火讽啰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因上人三首(其二)

归骑何时遂到家,苍头猎猎走风车。

丑妻终胜长为客,薄酒能无更饮茶。

梦断北窗凉似水,望中南亩雨飞花。

采莲游女应相识,早晚扁舟访若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