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莫是阿罗汉,前身住化城。
梦犹形法相,业未刬诗情。
矧复论修短,真当外死生。
世人宽作计,端欲俟河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汪炎昶的作品,名为《程存虚梦与六人饮酒赋诗余亦与焉》。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以佛教修行和禅机为背景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于出世间之理想的人生态度。
“莫是阿罗汉,前身住化城。”开篇即描绘一个超脱尘世、已达到阿罗汉境界的前生形象,居住在神话中的仙城之中。这里的“阿罗汉”是佛教术语,指的是已经断尽烦恼、达到解脱的人。
“梦犹形法相,业未刬诗情。”第二句通过“梦犹”表达了对往昔记忆的模糊感受,同时强调了修行中的“法相”,即按照佛法所规定的修行方法来观察和体会。然而,“业未刬诗情”则显示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情感依旧不能割舍,这里可能隐含着对尘世情感的留恋。
“矧复论修短,真当外死生。”在这两句中,作者提出了对生命长短的辩论,并用“真当外死生”来表达一种超脱生死之见,即将生与死看作是外界的事物,而自己则置身于此之外。
“世人宽作计,端欲俟河清。”最后两句则是一种对于时事的感慨。世间的人们都在为自己的未来打算筹划,而作者则表达了一种等待天净地宁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尘世与出世,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同时,这也是一种文学上的自我超越,通过借鉴佛教思想来表达个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不详
半山松菊黯风烟,犹有新词世共传。
暗叶宫商那有韵,绝无脂粉却成妍。
趋朝玉佩行行整,入手骊珠颗颗圆。
老子平生端崛强,可能著句独浑然。
天澄灏气辉银湾,惊鸿未阵点绀寒。
毕逋之孙嗜秽腐,为梁岂无鹓与鸾。
暂抛机梭息鞅靷,别久未惬须臾欢。
聚落扰扰集蠛蠓,小智未易镌孱顽。
蓬颗牛羊半馁饫,云路险涩托足艰。
增亏益庳祷乃遂,未见仁悯遗私干。
经纬森罗蕴精耀,宁论匹偶腾欺谩。
帝降厥孙责礼币,曷自贷予期追还。
辎軿沓飒倡河鼓,虽异临邛亦疵瘢。
政使流光夜奔迸,寸心尚在狐疑间。
如何东西两相望,躔次不动光芒攒。
土底寻鞭剖茁来,花敲社雨乍闻雷。
髯奴功过难相掩,夭阏中郎笛管胎。
几钱典质乐毅论,十鼓尚阙周宣诗。
响急黄楼须彻夜,碑埋岘首岂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