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吊古和毛伯二首(其一)

英雄露本色,时时其锋偏。

排难别有为,遑计齐与燕。

一将易一城,所全岂小然。

齐止还其故,燕亦何曾捐。

虽然数行字,气应壮千年。

不有成功者,血燐断郊烟。

相絜试较量,两者孰为贤。

奇人好轻诋,侮吾鲁仲连。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英雄的风采与气魄,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感慨。诗人通过“英雄露本色,时时其锋偏”开篇,直接赞美了英雄的本色与锋芒,暗示英雄在关键时刻展现出非凡的力量与勇气。

接着,“排难别有为,遑计齐与燕”一句,进一步强调英雄在面对困难时的独特作为,不拘泥于传统的观念或地域的限制,展现出超越常人的决断力和行动力。

“一将易一城,所全岂小然”则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英雄对于国家、民族利益的贡献之大,即使牺牲一座城池,所换来的和平与安全也是不可估量的。

“齐止还其故,燕亦何曾捐”两句,通过对比齐国与燕国的恢复与重建,展现了英雄行为对国家统一与稳定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暗含了对英雄无私奉献精神的赞扬。

“虽然数行字,气应壮千年”则升华了主题,指出尽管英雄的事迹可能只存在于短短的几行文字中,但他们的精神与气概却能激励后世千百年。

最后,“不有成功者,血燐断郊烟”表达了对那些没有留下显著功绩但同样值得尊敬的人的肯定,强调了成功不仅仅是外在的成就,更是内在精神的体现。

“相絜试较量,两者孰为贤”则提出了一个思考的问题,即如何评价英雄与普通人之间的价值,引人深思。

“奇人好轻诋,侮吾鲁仲连”则是对某些人贬低英雄、轻视像鲁仲连这样的奇人行为的批评,强调了对英雄精神的尊重与保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忆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英雄的英勇与智慧,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道德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64)

范景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聊城吊古和毛伯二首(其二)

城破不得生,何如未破死。

嬴得身不辱,且了人臣事。

先生代前筹,自筹岂过尔。

亦复成人名,成功似不止。

一举两得之,斯名天下士。

正中忽出奇,腐儒那得此。

形式: 古风

答吕介孺年丈(其一)

劳劳吏事日无馀,休说栽花与种鱼。

惟向忙中寻小趣,朗吟敲韵草爰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答吕介孺年丈(其二)

不是交情渐渐疏,囊无长物竟何如。

犹存旧刻两三种,函作相知报荐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生平

生平细捡尽多奇,心口商来亦自疑。

酒社常开难共醉,愚公自号恼人痴。

身虽无病每思药,性好探奇懒作诗。

日日栽花还乞竹,任他雨打与风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