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其三)

带剑云龙门,《晋书》事略录。

持梃慈庆宫,明臣争聚族。

要其事皆疑,浅深随所鞫。

有元既崇佛,演揲变国俗。

因多内道场,蕃梵往来熟。

缁素久淆讹,蘖芽遂潜伏。

妖僧高菩萨,蕴谋成反覆。

千户王著者,相倚为背腹。

其时驾在行,诸臣递入宿。

仓猝非所虞,刀光闪笼烛。

堂堂张九思,奋起快歼戮。

事平第其功,忠勇九思独。

衅由用事臣,祸被宫省酷。

然犹未入中,亦未惊辇毂。

女子小人间,前修费商榷。

冢宰领宫中,《周官》义可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王芑孙的《读史(其三)》描绘了一段历史事件,以叙事的方式展开。诗中提到的人物如“带剑云龙门”、“慈庆宫”、“元”、“高菩萨”等,暗示了可能与宫廷斗争或佛教影响下的政治动荡有关。诗中描述了明臣们的忠诚与阴谋,以及“妖僧”策划的反叛,其中张九思的英勇举动起到了关键作用,平定了事端。

诗中对“用事臣”的指责和对宫中混乱的揭示,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腐败和决策失误的忧虑。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女子在宫廷中的微妙角色,暗示了后宫干预政事的问题。最后,通过“冢宰领宫中”和引用《周官》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制度和秩序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状况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借古讽今,寓言深刻,展现了清朝文人对于时局的关注和批判。

收录诗词(44)

王芑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其四)

滑台故岩州,魏晋积战争。

本缘滑氏垒,增之以为城。

兼有逯明址,未随陵谷更。

坚崄不可攻,曩牒载分明。

兵法贵攻瑕,何事以力征。

其民俗刚武,夏育所自生。

至今雄鸡冠,上冢祭结缨。

古城筑来久,或空蒸土成。

不容卓锥刺,安有一炮轰。

火攻良下策,穴之讵能倾。

台前赤眉聚,山上白马鸣。

元戎虓如虎,分树荡寇旌。

梯登既云属,烽举亦雷惊。

灭此乃朝食,不觉老我兵。

宰相须读书,有将皆韩彭。

谋帅取敦诗,悦学利师贞。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张船山检讨见和画兰词作此奉酬来简有近日同梦人病心颇不乐语因为遣之

一阕新填楚客词,春风齐著画兰枝。

笔随意转君无匹,话到慎真我亦痴。

临镜双鸾相向处,隔花雏凤欲飞时。

山斋有客无聊甚,何日携尊共论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洗象歌

宣武门前传洗象,打鼓扬旗作仪仗。

六街女士凭玉河,并驻双轮笑相向。

玉河水涨碧于油,赤脚乌蛮手挽钩。

回波深入一千尺,大客堪容七百头。

岿然莫虑临波却,斗胆乍移前右脚。

横流卷鼻飞半天,不律仪来总难缚。

蛮奴抚象灵如鼠,象视蛮奴爱如父。

双帚浮尘为扫除,四蹄触石齐欢舞。

欢舞凭谁叫管弦,欢声两岸动云軿。

回看瑞象鸣钲去,翻愧痴龙枕水眠。

魁梧体貌宁求异,一洗年年喜循例。

白额长教铁圈笼,南山悔自争牙利。

形式: 古风

书船山纪年诗后

满纸飞腾墨彩新,谁知作者性情真。

寻常字亦饶生气,忠孝诗难索解人。

一代风骚多寄托,十分沈实见精神。

随园毕竟耽游戏,不及东川老史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