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太傅知冀州

吾慕李汉超,为将勇无俦。

养士三千人,人人百貔貅。

关南三十年,天子不北忧。

吾爱李允则,善觇多计筹。

虏动静寝食,皎如在双眸。

出入若变化,谈笑摧敌谋。

恩信浃南北,声名落燕幽。

二公材各异,战守两堪尤。

天下不用兵,尔来三十秋。

今其继者谁,守冀得李侯。

李侯年尚少,文武学彬彪。

河朔一尺雪,北风煖貂裘。

上马擘长弓,白羽飞金鍭。

临行问我言,我惭本儒鲰。

汉超虽已久,故老尚歌讴。

允则事最近,犹能想风流。

将此聊为赠,勉哉行无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我仰慕李汉超,他的勇猛无人能及。
他养有三千勇士,个个英勇如猛兽貔貅。
他在关南坚守三十年,天子无需担忧北方的忧患。
我敬爱李允则,他智谋过人,善于策划计策。
对敌人的动态了如指掌,仿佛就在眼前。
他的行动如同变魔术,谈笑间瓦解敌人的计谋。
他的恩德信誉遍布南北,名声远播燕幽之地。
两位英雄各有千秋,攻守兼备,都是佼佼者。
自从他们之后,天下已多年无战事。
如今谁能接续他们的功业?冀州希望李侯能来。
李侯年纪尚轻,文武双全,才华出众。
寒冬河朔下雪,他穿着貂裘仍感温暖。
他骑马挥舞长弓,箭如流星,势不可挡。
临行前他问我意见,我深感自己才疏学浅。
尽管李汉超时代已远,但老人们仍传唱他的事迹。
李允则的事迹更近在眼前,风采依旧令人怀念。
以此诗相赠,愿你前行时充满勇气,不留遗憾。

注释

李汉超:英勇将领。
无俦:无人能比。
养士:培养部下。
三十年:长时间。
天子:皇帝。
李允则:另一位将领。
善觇:擅长观察。
计筹:策略计划。
皎如:清晰如见。
摧敌谋:瓦解敌方计谋。
燕幽:古代地区名。
材各异:才能各有所长。
战守:攻防。
李侯:对李姓官员的尊称。
文武学彬彪:文武双全,才华出众。
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白羽:白色的箭羽。
儒鲰:谦辞,表示自己才疏学浅。
故老:老一辈的人。
风流:风采、成就。
勉哉:努力啊。
行无留:行事果断,不留后顾之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送李太傅知冀州》,表达了对李汉超和李允则两位杰出将领的敬仰与怀念,以及对李太傅继任者的期待。诗中赞扬了李汉超的英勇无敌和养士之能,他三十年守卫关南,使天子无忧;而李允则则以智谋见长,洞察敌情,谈笑间瓦解敌军计策。诗人感叹如今天下太平已三十余年,冀州需要像他们那样的人才,特别提到李太傅年轻有为,文武兼备,即使在寒冬也能展现出豪迈气概。最后,诗人以鼓励的话语结尾,希望李太傅能继承先贤的精神,不负期望,勇往直前。整首诗情感真挚,对历史人物的描绘生动,体现了欧阳修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后继者的期许。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送杨员外

予昔走南宫,江湖浩然涉。

今来厌尘土,常怀把轻楫。

闻君东南行,山水恣登蹑。

秋江湛已清,树色映丹叶。

羡君舟插栌,去若鱼鼓鬣。

君家兄弟才,门族当世甲。

行期荐贤书,疾驿来上閤。

形式: 古风

送杨辟秀才

吾奇曾生者,始得之太学。

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鹗。

既又得杨生,群兽出麟角。

乃知天下才,所识惭未博。

杨生初谁师,仁义而礼乐。

天姿朴且茂,美不待追琢。

始来读其文,如渴饮醴酪。

既坐即之谈,稍稍吐锋锷。

非唯富春秋,固已厚天爵。

有司选群材,绳墨困量度。

胡为谨毫分,而使遗磊落。

至宝异常珍,夜光惊把握。

骇者弃诸涂,窃拾充吾橐。

其于获二生,厥价玉一瑴。

嗟吾虽得之,气力独何弱。

帝阍启岩岩,欲献前复却。

遽令扁舟下,飘若吹霜箨。

世好竞辛咸,古味殊淡泊。

否泰理有时,惟穷见其确。

形式: 古风

送京西提点刑狱张驾部

太华之松千岁青,尝闻其下多茯苓。

地灵山秀草木异,往往变化为人形。

神仙不欲世人采,覆以云气常冥冥。

台郎何年得真诀,服饵既久毛骨清。

汝阳昔见今十载,丹颜益少方瞳明。

郡斋政成樽俎乐,高谈日接无俗情。

诏书忽下褒美绩,使车朝出行属城。

职清事简称雅意,蠹书古箧晨装轻。

洛阳花色笑春日,锦衣昼归闾里惊。

自云就欲谢官去,乌纱白发西台卿。

他年我亦老嵩少,愿乞仙粒分馀馨。

形式: 古风

送孟都官知蜀州

名郎出粉闱,佳郡古关西。

几驿秦亭尽,千山蜀鸟啼。

朱轮照耕野,绿芋覆秋畦。

向阙应东望,云深陇树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