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伯晋员外小景

晴空立香炉,秋雨出华盖。

悬泉凝素练,幽草结芳佩。

中林好茅堂,绝壑饶胜槩。

行吟者谁子,拂衣谢流辈。

白云入招呼,青山共韬晦。

吾欲从之游,披图已神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题张伯晋员外小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居画面。首句"晴空立香炉"以香炉峰比喻山势,形象地展现了秋日晴空下山峰的峻峭和高耸。"秋雨出华盖"则通过秋雨的描绘,暗示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如同华盖般覆盖在山巅。

"悬泉凝素练"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山泉比作洁白的素练,既写出泉水的清澈,又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幽草结芳佩"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植物,幽深的草丛仿佛结成了芬芳的佩饰,增添了诗意。

"中林好茅堂,绝壑饶胜槩"赞美了山中茅堂的简朴与周围的优美景色,以及山谷间的丰富多样。"行吟者谁子,拂衣谢流辈"则引入了隐士的形象,他独自吟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表现出一种超然的人格魅力。

最后两句"白云入招呼,青山共韬晦"写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白云似乎主动前来相邀,青山也隐藏其形,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意境。诗人表达出想要追随隐士,一同领略这山水之间的神韵。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隐士生活的赞美,传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197)

郑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字:彦昭
  • 籍贯:元明间徽州歙县

相关古诗词

八月三日游方广洞天留题纪实望仙台与洞天相对乃前山也

循源入苍山,乘风蹑云栈。

石门境方幽,洞天路疑断。

杰阁撑岩空,危阑倚云半。

络石藤为罗,攀崖竹垂缆。

龙树春长荣,羊谷迹未漫。

冰帘挂晴昼,飞步惊童丱。

天瓢注龙尾,足以苏旱暵。

我来当清秋,况得游览伴。

篮舆念民力,铁杖契禅观。

平生泉石兴,庶儗毛骨换。

会登望仙台,松巢翠华幔。

形式: 古风

贫女镜

青铜古鸾镜,翡翠光团团。

误落贫女家,苦为尘所漫。

良冶出新制,明月双螭蟠。

方诸失精彩,娇娥媚膏兰。

郎君重颜色,开奁时一看。

古镜坐弃掷,掩辉独长叹。

岂无磨淬工,不受贫女干。

含情照秋水,憔悴生波澜。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穷年守岁五首(其一)

穷年百忧集,怅然怀故居。

故居渺何许,亲爱当何如。

严君赣东邑,道阻音问疏。

近使岭表来,分寄廪禄馀。

新舂雪三斗,喜给旬浃储。

加餐拜深恩,甘旨惭久虚。

谁知海邦客,弹铗歌无鱼。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穷年守岁五首(其二)

穷年百忧集,起坐不遑安。

仰事既有愧,俯育亦腼颜。

北风欺破屋,敝裘讵禁寒。

挑灯理遗编,地炉燃草菅。

贤哲坐困阨,荣辱何能干。

鄙夫利誇捷,涉世如转丸。

吾独拙且迂,挥解强为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