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二曲(其十二)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戴朱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的十二曲之一,作者曹雪芹以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富贵荣华的虚幻。"镜里恩情"与"梦里功名"揭示了表面的繁华与内心的空虚,美韶华易逝,暗示生命的短暂。"绣帐鸳衾"和"朱冠凤袄"象征着昔日的奢华生活,但面对死亡,这些都无法抵挡无常的命运。

诗人强调了积德行善的重要性,"阴骘积儿孙"意味着财富不如积聚善行,能为后代带来长远福祉。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比"气昂昂"的显赫地位与"昏惨惨"的死亡临近,揭示了权位的虚幻和生命的脆弱。

最后,诗人以"问古来将相"的疑问,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即使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将相,他们的功名也只是后人景仰的虚名。整首诗寓言深刻,警示人们珍惜当下,注重道德积累,而非仅追求表面的荣华。

收录诗词(90)

曹雪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霑,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 字:梦阮
  • 号:雪芹
  • 生卒年: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红楼梦十二曲(其九)虚花悟

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挨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形式:

红楼梦十二曲(其八)喜冤家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娇奢淫荡贪欢媾。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贱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形式:

红楼梦十二曲(其十)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急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

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形式:

水轩即事

杨柳又依依,他乡笋正肥。

午晴花竞发,春暖燕争归。

乐事天涯遍,知心海内稀。

不妨时展卷,此处有真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