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百一诗(其一○三)

齿如十二月,□牙象四时。

二十四气足,伯乐视为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马的牙齿比喻时间的流逝,形象生动。"齿如十二月,□牙象四时",将马的牙齿比作一年中的十二个月,而"□牙"则象征四季的变化,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周期性与马的特征联系起来,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动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二十四气足",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时间体系,这里通过“二十四气”来丰富时间的概念,使得时间的表达更加具体和丰富。

"伯乐视为规",引用了伯乐这一典故,伯乐是古代著名的相马师,这里将马的特征与伯乐的评价相结合,暗示了马的品质之高,同时也表达了对伯乐识马能力的高度赞扬。整句诗意蕴丰富,既赞美了马的特性,也体现了对古代相马术的尊重和欣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比喻手法,将马的牙齿与时间、季节、二十四节气以及伯乐的评价巧妙结合,不仅描绘了马的形象,也蕴含了对时间流转、自然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0)

徐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良百一诗(其一○四)

四齿不曾退,年已只似驹。

但看边畔者,咬得臼还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王良百一诗(其一○五)

驹子生驼齿,嚼之必不匀。

直饶齿岁小,区臼也多平。

形式: 五言绝句

王良百一诗(其一○六)

向南马齿口,野放咬山多。

区臼虽先破,莫言齿岁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王良百一诗(其一○七)

黄区将欲尽,黑白以全无。

上下齿更展,十二岁应馀。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