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兼野色过松径,水带秋声入稻田。

形式: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田野间的宁静与生机。首句“云兼野色过松径”,以云与野色相融,松径为引,营造出一幅辽阔而静谧的画面,云彩与自然景色交织在一起,穿过松林小径,给人一种悠远深邃的感觉。次句“水带秋声入稻田”,则将视线转向了流水与稻田,通过“秋声”这一细腻的听觉元素,不仅增添了季节的气息,也赋予了画面动态感,仿佛能听到稻田中随风摇曳的稻穗与潺潺流水交织而成的和谐乐章。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云”、“野色”、“松径”、“水”、“秋声”、“稻田”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季田园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同时也蕴含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收录诗词(1)

石民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望台

叠石层高暗绿苔,茂林深处独崔嵬。

花阴竹影重重见,山色川光面面来。

通夜阑干随月倚,纳凉窗户趁风开。

踌躇触目堪嗟赏,倍费登高赋咏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挹秀亭

林蔼波光秀可餐,登临都付一亭间。

坐违世路尘埃远,静入湖天日月闲。

对岸莺花迷阆苑,隔烟洲溆切蓬山。

习池胜事无多较,只负襄阳倒载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南池

偃月城西锦绣川,回环亭树曲池边。

篮舆蜡屐闲投入,竹坞花溪信步前。

照日寒梅融素艳,拂波垂柳弄轻烟。

东君已放春消息,为赋寻芳第一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桐轩

轩外梧桐碧两行,跳空阑槛枕西堂。

风条弄日摇窗幌,露叶惊秋坠井床。

静想还思理琴瑟,高吟惟恐引凤凰。

谁怜不种朝阳地,但爱清阴作晚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