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湖用中字韵呈直院高舍人

制兼内外文章伯,远过当年高侍中。

运笔不停池水黑,举觞未厌酒珠红。

泛舟但仰膺门峻,登岘夫何湛辈同。

傥以言诗许商赐,诗工宁复恨人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他文才出众,内外皆能,超越了昔日的高级官员。
他的书法流畅,笔下如池水般黑亮,饮酒时对美酒的喜爱也毫不厌倦。
乘船游玩时,只觉得门前的山势险峻,如同登岘山的湛辈一样。
如果能得到像商赐那样的诗歌赞誉,即使生活困顿,创作诗歌的技艺也不会因此而遗憾。

注释

制兼内外:内外皆能。
文章伯:文章大家。
远过:超过。
当年:昔日。
高侍中:高级官员。
运笔不停:书法流畅。
池水黑:笔墨如池水般黑亮。
举觞未厌:饮酒不厌。
酒珠红:美酒如珠,色泽红润。
泛舟:乘船游玩。
膺门峻:门前山势险峻。
登岘:登岘山。
湛辈同:如同湛辈一样。
傥:如果。
以言诗许商赐:得到商赐般的诗歌赞誉。
诗工:诗歌技艺。
宁复:岂会再。
恨人穷:因困顿而遗憾。

鉴赏

这首词作家沈继祖,生活在北宋时期。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游西湖的作品,同时也是对友人高舍人的贺寿之作。

首句“制兼内外文章伯”,表达了作者对于高舍人文学才能的赞赏,认为其文笔横扫内外,无所不包。"远过当年高侍中"则是说高舍人的才华甚至超过了历史上的名臣,如唐朝的高适。

接下来的“运笔不停池水黑,举觞未厌酒珠红”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作者笔走龙蛇,文思泉涌,与此同时饮酒畅怀,酒珠滴落如红宝石般耀眼。这里的“池水黑”和“酒珠红”不仅形象鲜明,而且色彩对比强烈,突出了诗人在文学创作和宴席上的豪放情怀。

"泛舟但仰膺门峻,登岘夫何湛辈同"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作者乘船只需抬头便可仰望高峻的山门,而攀登之时,与众人一道,共同享受这美丽的自然风光。

最后两句“傥以言诗许商赐,诗工宁复恨人穷”表达了作者愿意用自己的诗才来与朋友交换礼物,并表示即使自己贫穷,也不后悔,因为真正的友情和文学创作比物质富贵更加珍贵。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高舍人的赞美,以及对西湖之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之间的情谊和文学交流的热络。

收录诗词(26)

沈继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又代上张帅太尉

三杰人材有重轻,子房呼字不呼名。

天授家传此韬略,固应堂上有奇兵。

方虎成功张仲在,惟忠与孝一心纯。

英姿鹦鹉洲前见,异日麒麟閤上人。

挟纩皆由一语温,吮疽效命亦前闻。

听得武昌军士说,张家军比岳家军。

元颜辛巳寇边日,十骑能收唐邓州。

奈何养兵一百万,岁以金缯遗虏囚。

春秋尚复九世雠,和议于今六十秋。

诸将宁无持禄念,将军必不为身谋。

形式: 古风

上扬州钱帅

名世半千推硕德,淮南第一是扬州。

一尘不动边民乐,知有威声慑虏酋。

人谓儒生将略疏,世人元未识真儒。

天下武夫俱夺气,钱公赤手缚于菟。

丰水有芑岂不仕,论者以为数世仁。

寿皇所以遗嗣圣,如此真材有几人。

夷虏久知唐李揆,近闻松漠抗毡车。

虏在目中馀事耳,不烦遥度扫穹庐。

天津桥上骑驴客,儒者知兵似晋公。

五大在边非所称,谋谟合在庙堂中。

春风十里杨花路,天下花中独有琼。

樽俎折冲多胜赏,一时纸贵有诗声。

淮南好客词人盛,风雅而来大小山。

旧客尚馀枚叟在,秋风零落鬓毛班。

联名雁塔终呈再,讨贼螺川又几年。

范叔一寒今若此,绨袍或有故人怜。

少陵去阆依严郑,彭泽还家太守贤。

北道主人天下士,何须羞涩问囊钱。

万事消磨独有诗,人言此派在江西。

所期诵句百僚上,佳士由来经品题。

形式: 古风

上章帅侍郎(其一)

太平之兆从西起,西方人兮独宏伟。

中兴三相西蜀英,魏雍沂国封鼎峙。

得君之专不约同,应龙翔云鱼有水。

大勋将集自有时,时望今归章夫子。

岷峨英气蟠千年,十年郁蟠一朝启。

固应世命生大材,天下重轻之所系。

六鳌不动海岳崇,八柱檠天穹窿倚。

形式: 古风

和阎帅侍郎见寄

全荆百万兵屯云,甲光耀日争晶荧。

中有诗书礼乐帅,声色不动今孔明。

幕府昼闲多啸咏,风流文采被诸生。

嗟予入蜀四载久,恨未得承謦欬声。

今为属县方托迹,似闻号召将朝京。

荆州一纸贤十部,字画飞动诗语清。

居然二妙到蔀屋,再拜庄诵心已倾。

忆昔锦城秋月里,张侯更迭赋歌行。

人生聚散不可料,如月圆缺与阴晴。

岂期斐章辱赐和,骊珠宝璐箧笥盈。

傥因徐辟见孟子,有志未就公其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