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十二首(其七)

极目青濛鸟道天,飞沉今古谁差贤。

柴门胜事花如锦,我自吟诗看月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静谧的山景图,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

首句“极目青濛鸟道天”,以“极目”二字开篇,展现出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的场景,视线所及之处是连绵不绝的青山,云雾缭绕,仿佛与天空相接,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隐约可见,如同鸟儿飞翔的轨迹,连接着人间与天界。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

次句“飞沉今古谁差贤”,将目光从眼前的景象转向历史的长河,提出一个深邃的问题:在时间的流逝中,哪些人或事物能够被铭记,哪些又会被遗忘?这里既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有对个人价值与时代意义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洞察。

第三句“柴门胜事花如锦”,转而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生活场景。诗人想象自己居住在简朴的柴门之后,门前的花朵繁盛如锦,色彩斑斓,生机盎然。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简单而纯粹的美好。

最后一句“我自吟诗看月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独自吟诵诗歌,欣赏着夜空中的明月,直至入眠。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雅致情趣,也暗示了他在自然与艺术的交融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56)

林大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遣兴十二首(其八)

已见繁华悲眼前,又闻陵谷变桑田。

南州野士居郑谷,不吃鱼粱吃紫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遣兴十二首(其九)

南州花竹暮春光,听鸟问花幽事长。

谁将造次嗤荣辱,吾欲此地老行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遣兴十二首(其十)

青榴丹橘春冬天,课酒行歌意醒然。

薄俗谩通人意过,冥将物理信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遣兴十二首(其十一)

茅堂竹径来人稀,乌鹊行云他自归。

南畦少摘葵花菜,北牖开尊问翠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