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礼仪三百复三千,酬酢天机理必然。
寒即加衣饥即食,孰为末后孰为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在“礼仪三百复三千”一句中,“礼仪”指的是古代中国的社交礼节与道德规范,而“三百复三千”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些礼仪的繁多与周全。接下来的“酬酢天机理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社会规则的自然和必要性,似乎是天定的秩序。
在后两句中,“寒即加衣饥即食”形象地表达了一种理想化的人类反应,即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最后一句“孰为末后孰为先”则暗示了这种社会关系中的平等与无私,没有先后的区别,强调的是一种无关个人利益的互助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理想化生活场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和谐、公正且秩序井然的社会美好愿景。
不详
吕大钧弟。初学于张载,后学于程颐,与谢良佐、游酢、杨时号程门四先生。通六经,尤精于《礼》。以门荫入仕,后登进士第。哲宗元祐中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范祖禹荐为讲官,未及用而卒。有《玉溪集》、《考古图》等
强记师承道古先,无穷新意出尘编。
一言有补天颜动,全胜三军贺凯旋。
水晶宫殿玉花零,点缀宫槐卧素屏。
特敕下帘延墨客,不因风雪废谈经。
断霞孤鹜欲寒天,无复青山碍目前。
世路崎岖饱经历,始知平地是神仙。
先生不是闭关人,高趣逍遥混世尘。
得志须为天下雨,放怀聊占洛阳春。
家无甔石宾常满,论极锱铢意始新。
任使终身卧安乐,一毫何费养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