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行奯长老

黄金为骨松为姿,道高曾鄙天人师。

有言遗我千古奇,无人知,石虎吞却木羊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黄金铸成骨架,松树般的姿态展现
他的道行高深,曾轻视天人之师的角色

注释

黄金:比喻珍贵或稀有。
骨:这里指骨架,象征人的形体。
松:象征坚韧不屈。
道高:指道德或技艺非常高超。
曾:曾经。
鄙:轻视,看不起。
天人师:指具有超凡智慧的人。
遗:赠送,留下。
千古奇:千古流传的奇异言论或秘密。
无人知:没有人知道。
石虎:可能象征某种神秘力量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木羊儿:可能指代某种象征或隐喻,具体含义不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形象,以黄金为骨骼,松树的姿态,象征着诗人的高尚品性和不凡境界。"道高曾鄙天人师"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天人师道的超越,自视甚高,视其为过时。接下来的"有言遗我千古奇",暗示了诗人接收到某种深刻的教诲或秘密,这是一句千古流传的奇语。然而,这句奇言并未被世人理解,只能由诗人独自领悟,"无人知,石虎吞却木羊儿"以寓言的方式,可能隐喻着这奇言的深奥和被忽视的命运,如同石虎吞噬木羊,寓意着真理被埋没在无知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象征和隐喻,传达出诗人对知识的独特见解和对世俗理解的嘲讽,体现了宋代理学禅宗融合的特色。

收录诗词(408)

释重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僧问四宾主因而有颂颂之(其七)

如何是主中主。云大千捏聚,又曰揭。

形式: 偈颂

僧问四宾主因而有颂颂之(其三)

如何是宾中主。云兆分其五,又曰引。

形式: 偈颂

僧问四宾主因而有颂颂之(其五)

如何是主中宾。云月带重轮,又曰收。

形式: 偈颂

僧问四宾主因而有颂颂之(其一)

如何是宾中宾。云满面埃尘,又曰噫。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