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越州(其二)

平湖八百里多奇,君曾纵赏无馀遗。

不知风月谁为主,夷犹未必如当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广阔的平湖有八百里之大,你曾经尽情欣赏,没有遗漏任何美景。
如今却不知这风月景色属于何人,悠闲漫步可能已不如当时的感受。

注释

平湖:大型湖泊。
八百里:极言湖面广阔。
纵赏:尽情欣赏。
馀遗:遗漏,未尽。
风月:泛指美好的自然景色和情感。
谁为主:归属何人所有。
夷犹:悠闲自在的样子。
未必:不一定。
当时:从前,指过去的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和情怀。开篇“平湖八百里多奇”,便是以壮丽的景象展现了越州的自然美景,既展示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也映射出一种宏大的气势。“君曾纵赏无馀遗”则透露出诗人曾经在这里游历过,并且全神贯注地欣赏着每一处风光,没有任何遗漏。

然而,在“不知风月谁为主”这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思。风和月是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但在这里,它们似乎已经超越了常人的感知范围,变得神秘而难以捉摸,让人怀疑它们究竟归属于谁的掌控之下。

最后,“夷犹未必如当时”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过去与现在的一种比较。"夷犹"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遗留下来的风物,而“未必如当时”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某种不满或者怀旧之情,暗示着即便是那些美好的记忆,也无法与当年相比。这既是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一种深沉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越州这片土地的深切情怀,以及他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5)

张士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官舍书事二首(其二)

官舍如僧舍,翛然万虑清。

等闲无客到,容易有苔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官舍书事二首(其一)

一载涪江上,转添山野情。

手携僧共出,笔放吏归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知邵武县祷雨大有感应任满作诗纪其事

乞灵曾爇一炉烟,言下霶沱救旱田。

今日解龟留数字,要教来者更恭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送柴大谏赴阙

一万馀家留恋意,二三十里管弦声。

惠加潼水流难尽,鞭指金门望转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