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墓

一昔王昭君,远嫁单于去。

上马出宫门,琵琶语如诉。

昔为汉宫妃,今作胡虏妇。

别来岁月深,竟入泉下路。

还知身后名,青草覆孤墓。

形式: 古风

翻译

昔日的王昭君,远嫁到匈奴之地。
骑马离开皇宫,琵琶声中充满哀愁。
从前是汉宫的妃子,如今成了异族的妻子。
离别已太久,最终长眠地下。
她知道自己的身后名声,只留下青草覆盖的孤坟。

注释

昔:过去。
王昭君:历史人物, 周朝公主。
单于:匈奴的首领。
上马:骑马。
出宫门:离开皇宫。
琵琶语:琵琶声。
如诉:如同哭泣诉说。
汉宫妃:汉朝宫廷的妃子。
胡虏妇:异族妻子。
别来:分别以来。
岁月深:时间长久。
泉下路:黄泉之路, 死亡。
身后名:死后留下的名声。
青草覆孤墓:青草覆盖的孤寂坟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昭君远嫁匈奴的悲凉情境,通过对比她的过去与现在,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无常。诗中运用琵琶这一乐器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使得昭君的离别之情更加感人。

"昔为汉宫妃,今作胡虏妇"两句,突出了昭君身份的巨大变化,从汉朝的贵妃变成了匈奴的妻子,这种转变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改变,也反映了民族交往中的悲壮与无奈。

"别来岁月深,竟入泉下路"表达了昭君对自己命运的无力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尽哀伤。"还知身后名,青草覆孤墓"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同情以及对过客轻生的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遭遇,抒写了边塞生活的寂寞和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眉州借景亭

巍亭借景引壶觞,元祐诗人翰墨香。

苍峡雷霆龙意气,碧崖烟雨豹文章。

隔邻修竹娟娟静,夹道枯桑冉冉黄。

水泛帘栊檐影倒,风吹城堞角声长。

巴童结束歌仍俊,蜀女腰肢舞亦狂。

千古相望翁季在,眉山草木有辉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草地

龌龊复龌龊,昔闻今始见。

一月不梳头,一月不洗面。

饥则嚼乾粮,渴则啖雪片。

困来卧毡房,重裘颇相恋。

故衣连百结,虮虱似珠串。

平明猎阴山,鹰犬逐人转。

呱呱冻欲僵,老娃泪如霰。

忽有使臣来,宣赐尚方膳。

形式: 古风

草地寒甚毡帐中读杜诗

少年读杜诗,颇厌其枯槁。

斯时熟读之,始知句句好。

书生挟蠹鱼,流行万里道。

朱颜日以衰,玄发日已老。

耿耿不圆卿,宁方自为皂。

举目无寸亲,忧伤入怀抱。

炎天冷如冰,碛地不生草。

我马跑沙石,我饥面苍昊。

人马不相离,冻死俱未保。

何当回白日,阴云尽一扫。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闻父老说兵

昔闻天兵入西蜀,鞞鼓乱挝裂岩谷。

金鞍战马踏云梯,日射旌旗红簌簌。

黑雾压城尘涨天,西方杀气成愁烟。

钓鱼台畔古战场,六军战血平三川。

天寒日落愁无色,将军一剑万人敌。

妇女多在官军中,兵气不扬长太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