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夜雨中,独坐窗前,思绪万千的情景。首句“耿耿不成寐,空城寒漏迟”渲染出一种孤寂与寒冷的氛围,诗人难以入眠,时间仿佛在寂静的空城中缓慢流淌。接着,“那堪闻雨夜,政是忆君时”,进一步深化了情感,雨夜的凄凉与思念交织在一起,更加深了对远方友人的怀念。
“檐溜时惊梦,虫声暗助悲”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小声音,如屋檐滴水和虫鸣,巧妙地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哀愁与孤独。这些声音不仅打断了诗人的梦境,也无声地加重了其悲伤的情绪。
最后,“何当同剪烛,重与话相思”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聚,共诉衷肠的愿望。这种愿望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时刻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孤独状态的无奈与渴望改变的强烈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夜独处时复杂而深刻的心境,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向往。